从现有的典籍资料记载来看,夏尚朴和王阳明都只是拜师于娄谅。但从娄氏、夏氏宗谱以及娄氏姻亲余氏宗谱来看,都证明了王阳明和夏尚朴还有一个共同的老师,就是娄谅的次子娄忱。《杏畈娄氏宗谱》在娄忱辞条上载:“忱公,字诚善、副车,号冰溪,授浙江...
夏尚朴就是其中而且是很重要的一位。夏尚朴和王阳明不仅是同一时期的两位理学家,而且他们之间还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和密切的交集。下面先了解一下夏尚朴和王阳明的基本简历。夏尚朴(公元1466—1538年),字敦夫,号东岩。信州永丰(今上饶广丰)廿三都人...
历史知识> 夏尚朴 明广信永丰(今属江西)人,字敦夫,别号东岩。正德进士。历任南京礼部主事、山东提学副使、南京太仆少卿等职。师事娄谅。与魏校、湛若水日相讲习。传主敬之学。宣称:“不问此心静与不静,只问此心敬与不敬,敬则心自静矣”(《夏东岩文集》)。其释“敬”为“戒慎恐惧”,即时时心存义理,在...
历史人物> 夏尚朴 【介绍】: 明广信府永丰人,字敦夫,号东岩。早年从娄谅学。正德初赴会试,见刘瑾乱政,不试而归。正德六年第进士。官南京礼部主事。嘉靖中官至南京太仆少卿。有《中庸说》、《东岩文集》。 夏尚朴相关 柏翳 柏子庭 柏正才 柏丛桂
01夏尚朴诗集之一夏尚朴简历: 夏尚朴(1466~1538),字敦夫,号东岩。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横山镇廿三都人。文学家。明正德初,赴京会试,见刘瑾乱政,不试而归。正德六年(1511)成进士。历官南京礼部主事、惠州府(治今广东惠州市)知府、山东提学副使、南京太仆少卿。尚朴常与魏校、湛若水等人共同讲学。后因大学士...
夏尚朴与王阳明的那些瓜葛 王维汉 三、夏、王在理学上的交流和思辨 夏尚朴和王阳明既是同门师兄弟,就必然有着一定的交集。他们到底有多少次书信交往甚至是面会,现在已无法准确了解,我们只能就现有的文字史料来探究一下他们在理学思想方面究竟有哪些交流和异同。
夏尚朴(公元1466年-公元1538年)(一作良朴),字敦夫(一作敬夫),号东岩。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区)人,明代文学家、诗人。少师娄谅,传主敬之学。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中进士。历官南京礼部主事、惠州府(今广东惠州市)知府、山东提学副使、南京太仆少卿。夏尚朴常与魏校、湛若水等人共同讲学,著有东岩集六卷,和东...
夏尚朴(1466—1538)字敦夫,号东岩,广丰人。明正德与嘉靖年间古文家、诗人。正德六年(1511)登进士,授南京礼部主事。后迁惠州知府。嘉靖初年(1522),经人荐起为山东提学副使,后擢南京太仆少卿,期间与当时著名的学者魏校、湛若水等经常往返切磋学问,跟王阳明也甚友善,互有诗赠答。嘉靖八年(1530)引病辞归。
他把夏尚朴理学那些复杂的概念,用特别生动的例子给我们解释,我觉得就像是在给我们剥开一个超级复杂的洋葱,一层一层,渐渐露出里面的核心。 比如说,讲到夏尚朴理学中的某个观点时,讲师用了一个超级形象的比喻,就好像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开车,有时候得踩刹车,有时候得踩油门,而这个观点就是告诉我们啥时候该踩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