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和工程验收组认为,《夏商周年表》是截止到制定完成时为止“最有科学依据”的夏商周年表,是在现有条件下所能取得的最好成果,代表了年代学研究的最高水平。该年表推定夏朝约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夏商分界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商周分界(武王伐纣之年)定为公元前1046年。这一结果被很多教科...
按照史记夏本纪记载,夏部族的先祖首领大禹,商部族得先祖首领契以及周部族的先祖首领后稷这三个人同在唐尧和虞舜时期为官,而且他们还是认识的。契和后稷后来还跟随大禹一起治水。夏商周这三个部族应该是同时兴起的,但是说夏朝和商朝并存就不对了。商部族真正崛起,就目前的史书来看,应该是从王亥到上微甲,对应的...
葛国在商的西面,是商通往夏都必经之路,商汤屡次示好,想收为己用,但都遭到拒绝。于是,商汤以葛伯杀死送饭的儿童为借口,挥戈灭葛。 其后步步紧攻,相继灭掉了韦、顾、昆吾等国,剪除了夏的羽翼。夏桀日益孤立,仿佛一座孤岛,约前1600年商汤最终兴兵伐夏,在鸣条摧毁了夏的主力,把中国历史带入了商朝。 商汤灭夏和...
三代的名字虽有不同,如叫夏,叫商,叫周,但在实质上是一家人。再进一步讲,他们都是黄帝一家子的事。夏的祖先鲧一说是颛顼之子,一说是颛顼五世孙,不论如何总是颛顼之后,而颛顼是昌意子,昌意是黄帝子,所以夏朝的祖先鲧是黄帝的后代是无疑的。商祖契,其母简狄,为帝喾次妃,自然是帝喾之子,尧的异母...
周取代商,是“皇天上帝, 改厥元子”(《尚书·召诰》),而“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尚书·洪范》)。这说明王是因为被认为具有了天子和民之父母的双重身份,所以才有被认可的掌握国家的统治权力。夏商周存在着严重的宗法制。宗,就是人们对共同祖先的崇拜,这是国家从血缘关系发展为权力关系所产生的...
首先,大禹治水是夏朝建立的前提。在从新石器时代向国家文明过渡阶段,正是大洪水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氏族部落分据的政治格局,原本各自为政的以血缘为纽带的华夏部落群,不得不团结起来共同应对的敌人—天灾,这是夏朝能够跨越地理单元和血缘界线,建立以夏后氏为核心,不同血缘氏族共同联合的地缘政治实体的先决条件...
最后,夏朝属国殷商,在首领成汤的率领下,起兵伐夏,双方决战于鸣条,夏军战败,桀死于南巢,夏朝灭亡。02商朝 夏朝灭亡后,商朝建立,后因建都于殷,又叫殷商。成汤,也叫商汤,是商朝第一代帝王。商朝先祖是契(qì),帝舜时为司徒,负责教化百姓。契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地。契的后人驯服了牛马,还发明...
夏商周三代的统治形式,处于早期政治制度的不断发展变革中,相比于夏、商时代的部落、方国联盟,周王朝的统治介于后世集权王朝与诸侯联盟之间。《左传》中说:“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周天子对各诸侯国拥有较高的权威,各诸侯除贡纳外,还需朝觐述职,出兵从征。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商周...
夏、商、周文化都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三种文化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从文化和艺术的角度来看,夏代以青铜器制作享誉当时;商代以商代文化和青铜器制造业的繁荣而闻名;周代则是中华文化的鼎盛时期,规划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版图较大、人文气息浓厚的国家。三个时期都有相似的礼制、文字、音乐、舞蹈、礼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