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人物丨明朝“大管家”夏元吉,辅佐四代帝王 夏原吉(1366--1430),字维哲,祖籍江西德兴,明洪武初,其父时敏公任湘阴县学教谕,定居湘阴县城夏家桥。13岁丧父,随名师史九韶、郑菊隐就读。郑爱其诚恳好学,训诲有加,且以独生女妻之。原吉家贫,教里塾养家...
夏原吉听到朱棣去世的消息,非常痛苦,当场伏地痛哭,当心欲绝。之后太子朱高炽即位,夏元吉也官复原级,并被追加为太子少傅。朱高炽的性格非常宽厚仁慈,不像他父亲那样用铁手段统治国家。朱高炽于是他在继位后询问夏原吉:“父亲去世了,我该如何统治这个国家呢?”对此,夏原吉提出了三条建议。第一就是赈济百姓,因...
朱棣进入南京后,立即开启了“清算模式”,根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朱棣列举了44人的建文旧臣名单,六部主要官员都在其中,而夏原吉身为户部的肱股,也在名单之中。官兵到夏原吉家中没找到人,意外地在户部账房内抓住了夏原吉。当夏原吉被五花大绑地丢到朱棣面前时,他终于意识到自己大祸临头。朱棣要杀夏原吉,夏...
说起来,夏元吉最初并不是朱棣的人。当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夏元吉作为建文帝的大臣户部右侍郎,为建文帝积极筹措粮饷,甚至称得上是朱棣的敌人。 “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朱棣对于自己的敌人,从来不会手软。当朱棣攻入京城后,有人将夏元吉抓来。朱棣大手一挥,要将他处死。夏元吉说,好啊。不过,我手...
建文帝即位后,夏元吉升任户部右侍郎。夏元吉在位期间兢兢业业,励精图治,巡任福建期间,政治清明,百姓悦服。到了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夏元吉得到重用。当时夏元吉被以是建文旧臣,却被朱棣一口给否决。夏元吉是朱元璋的臣子,因为拥护朱元璋所以才拥护建文帝,到了这里自然也是会拥护他,因此擢升夏元吉为户部左侍郎...
然而唯独只有夏原吉,他正襟危坐,一丝不苟地伏在案头写公文。看到,朱元璋微笑着点点头,并吩咐左右,立即将夏元吉提拔为户部主事。夏原吉所在的户部,主管天下户籍、田地和税收,工作繁琐而枯燥。然而年轻的夏原吉却有一种别样的理财天赋,任何棘手问题在他手上,都能打理得井井有条。有个郎中姓刘,非常嫉妒夏原吉的...
朱棣把他的话听进去了,这件事情后来才不了了之,从这个角度去思考的话,就能看出夏元吉的为官原则。朱棣在位20年,还干了一件大事,曾五度进击漠北,所用军费那也是不计其数,还是夏元吉要兜底。夏元吉是朱棣坚定的支持者,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信念和理想。不过,朱棣要第五次出兵之时,夏元吉实在是忍无可忍了,...
夏元吉:肥了天下瘦了自己,给他30年时间,他还能恢复朱家五朝 历史溯源者 发布时间:1分钟前还没有任何签名哦 关注 发表评论 发表 相关推荐 自动播放 加载中,请稍后... 设为首页©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意见反馈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1号...
夏原吉(1366-1430年),字维喆,号麓潜子,祖籍江西德兴李宅中村人,湖南湘阴人,明朝初年政治家、理财家、水利专家。夏原吉早年丧父,勤奋好学,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进入太学,后负责撰写诏书,授户部四川主事。建文帝继位后(1398年),升为户部右侍郎,出任福建采访使,所至郡邑,核查吏治,咨询民隐,百姓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