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9日,复旦大学研究生黄洋被疑投毒致死案有新进展,上海警方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向检察机关提请逮捕该案犯罪嫌疑人林森浩。警方称,他们在2013年4月11日接到复旦大学保卫处报案,该校枫林校区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某自2013年4月1日饮用了寝室内饮水机中的水后出现身体不适,有中毒迹象,正在医院抢救。接警后,...
为不耽误时间,校领导赶紧派车将黄洋送进复旦大学附属的中山医院,外科专家经过几个小时的会诊,总算找到了病源。 原来,黄洋喝了携带N—二甲基亚硝胺的纯净水,这二甲基亚硝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里面的化学成分对人体的肝脏有极大的损害,黄洋面色苍白,腹痛不止,就是这种化学药物所致。 怕毒性渗入五脏六腑,中山医院外科...
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研究生林森浩投毒杀害室友黄洋的事件,在社会上引发了轩然大波,然而在林森浩被判死刑后,却发生了匪夷所思的现象:一方面众多师生为林森浩求情,希望法院轻判;另一方面,黄洋的父亲在讨公道的过程中,却不断遭到网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致命的一杯水 2013年4月1日清晨,黄洋在饮水机接...
4月16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公布黄洋于当天下午不幸去世。4月25日,林森浩被正式逮捕并移交法庭审理。在法庭审理期间,林森浩承认了自己投毒的事实,但对于作案动机和目的进行了辩解。然而,在二审阶段,他仍坚称投毒只是愚人节的玩笑,但法官追问他这个行动的笑点究竟在哪里?林森浩对这个关键问题无法回答,因此被认定...
关于这起案件,复旦大学的学生们发起了一次求情行动,要求法院不要判处林森浩死刑。他们认为林森浩之前是一个优秀而乐于助人的学生,他的投毒行为只是一时的冲动。他们希望法院能够给予林森浩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让他能够照顾受害人黄洋的父母。然而,黄洋的父亲并不接受这份请求信,对于林森浩的道歉信也没有给予回应。
此时的黄洋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已经中毒,而投毒者正是自己的室友林森浩。 案发后,林森浩认为自己只是在愚人节这天“整蛊”了黄洋,没想到会导致黄洋死亡。 2015年12月11日,林森浩以故意杀人罪被依法执行死刑。一审判决后,复旦大学177名学生联名请求法院不要判决死刑,尽述其好。 那么,林森浩究竟是魔鬼还是天使?他本该是...
没有人会想到,在二十多年之后,他们会成为复旦大学的舍友。 林森浩在家里排行老二,他有五个兄弟姐妹。 黄洋是家里的独子。 林森浩家庭条件不好,他的父亲是一家服装厂的普通工人, 母亲拉着小车收垃圾。 由于父母收入不高,孩子享受不到好的成长条件。 这让林森浩多少有一些自卑,他的性格比较内向。 他不愿意提及...
还记得复旦研究生林森浩吗? 他将有毒化合物投放到饮水机中,亲眼看着室友黄洋喝下毒发,在重症监护室痛苦挣扎半个月,最终不治身亡,却口口声声说自己只是开了一个愚人节玩笑。 因为他,“感谢室友不杀之恩”,成了当年大学生最真诚的毕业赠语。 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林森浩死刑,竟有177名复旦学生联名上书,要求轻判...
2014年3月31日,177名复旦大学学生自愿签名一封请求信,请求法庭不要判处林森浩死刑。信中提到投毒导致同学黄洋死亡,后果严重,但他们认为如果能够生存,林森浩应该为受害人父母尽孝赎罪。信中也提到林森浩曾在汶川大地震时捐款800元,发表了多篇论文,工作期间不收病人红包,服务农民工,对同学们热心,平时朴素节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