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用灸法有三种:其一,也是使用多的方法:直接灸,如骑竹马、治卒死灸间使等,其二:脐部隔盐灸,治疗妇人转胞即急性尿潴留,后世并用此法治疗霍乱吐泻、寒症腹痛、虚脱休克等症皆有良效,其三:隔蒜灸,灸在局部治疗诸发即各种皮肤化脓感染,现代此灸法还常用来治疗结核、瘰疬、浅淋巴管炎、神经性皮炎、蛇虫咬伤等...
《备急灸法》为南宋?闻人耆年所著,1226年初刊。1245年孙炬卿合《骑竹马灸法》和《竹阁经验备急药方》两部,仍以《备急灸法》重刊并传世。闻人耆年著《备急灸法》是以灸法为主治疗急性病症的专著,介绍了心痛、牙痛、痈疽、疔疮、腹痛、吐泻等22种急证的灸治方法及急救方法,并附简明图说。《骑竹马灸法》详细介...
备急灸法 宋本备急灸法 1# 灸法专书。一卷。《备急灸法》是南宋医家闻人耆年编写的一部灸法专著,保存了古代名医的灸法经验。 《备急灸法》选人的22则灸法处方,均出自历代名医之手,其中孙思邈9首,葛洪7首,张文仲2首,仓公、华佗、徐文伯、甄权各1首。以上名医除孙思邈、葛洪有著作传世之外,其他医家均无著作传世...
贵阳陈衡山鹾尹嗜古笃之,尤喜搜石渠《金匮》之书,曾于扶桑都市得南宋孙炬卿旧刻,团练使张公涣所着《备急灸法》一卷。以畀余曰:此灸法中国不甚概见,盖以世失其传耳。食者习焉不察,每易忽之,苟得此编,按图点穴,如法炷灸,则消患未然,化艰为易。其方药味无多,见功速甚,诚为济世救人之宝筏。余尝考...
备急灸法 宋 孙炬卿 【肠痈】 男女同法 孙真人治肠痈法云:肠痈之证,人多不识,治之错则杀人。其证小腹重而硬,以手抑之则小便如淋状,时时汗出而恶寒,一身皮肤皆甲错,腹皮鼓急,甚则转侧闻水声,或绕脐生疮,或脐孔脓出,或大便下脓血。凡有此证,宜速灸两肘尖各百炷,炷如绿豆大,则大便当下脓血而愈。
《备急灸法》为南宋?闻人耆年所著,1226年初刊。1245年孙炬卿合《骑竹马灸法》和《竹阁经验备急药方》两部,仍以《备急灸法》重刊并传世。闻人耆年著《备急灸法》是以灸法为主治疗急性病症的专著,介绍了心痛、牙痛、痈疽、疔疮、腹痛、吐泻等22种急证的灸治方法及急救方法,并附简明图说。《骑竹马灸法》详细介...
《备急灸法》22个病症施灸部位总结如下表: 分析《备急灸法》施灸部位,发现有如下特点 2.1.1重视穴点灸灼 除了疮疡痈疽及虫兽咬伤等外科病症在局部施灸外,其余病症十分重视发挥穴位的效应。《备急灸法》大多使用艾粒直接灸法,所用艾粒从粟米大(人中、大骨空穴)到绿豆大,穴为一点,艾灸取点的做法,在急症中的作...
备急灸法 书名。1卷。十二世纪中期南宋·闻人耆年撰于1226年。1245年孙炬卿重刊,并附佚名氏《骑竹马灸法》及《竹阁经验备急药方》二种,三书合为一书,仍称《备急灸法》。书中介绍了22种急性疾病的灸法,并附简明图说。《骑竹马灸法》介绍了痈疽发背的一种灸法。《竹阁经验方》记录了30多个验方。建国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