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罐 明、清时期流行的一种罐式,造型为直口,折肩,筒腹,腹下内折,带盖,口、足直径相当。明宣德时制品釉面肥润,清乾隆年间的仿制品釉层匀薄。景德镇窑、龙泉窑均有烧制。
壮罐器型源于中西亚地区的金银器,本器物,腹部所绘的冰格几何锦地花卉纹,瓶肩、足等部位附会缠枝花卉纹,与元明时期仿中亚金银器的青花瓷纹饰相似,其纹饰繁缛细腻,造型浑厚敦朴,苏料发色,青花幽雅苍翠,是所知有盖子的永乐本朝全品相传世的青花壮罐数量甚少,是永乐青花瓷的典范之一。壮罐本身的用途一直未曾为...
图1为明永乐时期青花锦地花卉壮罐,此物为清宫旧藏,是永乐时期官窑无疑。罐唇口,直颈,窄肩,直腹,圈足。颈饰海浪纹,肩、腹和近足处饰缠枝花纹,腹饰锦纹,足上饰几何纹。布局繁复满密,绘画风格细腻,散发着浓郁的伊斯兰艺术风情。壮罐是官窑器 壮罐从明宣德起就已定型,宣德青花壮罐是世之名器。清代雍正...
正在播放[一槌定音]清乾隆 青花壮罐 《一槌定音》 20240512 00:57:06 本期内容 [一槌定音]新朝第布八百 00:00:25 [一槌定音]清晚期 龙纹毛笔 00:04:43 [一槌定音]清嘉庆 端石砚VS明代 蛙形澄泥砚 00:08:51 [一槌定音]吴昌硕《端阳嘉果图》 00:03:37 [一槌定音]启功行书宋人诗条幅 00:04:43...
此壮罐高18.7厘米,口径11厘米,底径9.8厘米。为圆唇口,短直颈,斜折肩,长圆直腹,腹下近底向内折收,圈足。造型规整,端庄浑厚,朴实无华,兼具实用功能与陈设观赏性。明永乐青花缠枝莲纹壮罐的残盖 现藏于北京市文物研究所 北京故宫博物院也收藏有一件永乐青花壮罐,造型与北京艺术博物馆藏品完全一致,...
🏺壮罐:名字随意的“粗壮”瓷器 壮罐,这个名字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搞笑?其实,这个瓷器大罐的名字就是这么随意来的。学者们也搞不清楚“壮罐”这个词到底是怎么来的,它最早出现在清代宫廷的造办处档案里。因为它的形状像灯笼🏮,所以也有人叫它“灯笼罐”,或者谐音“撞罐”。 图1展示的就是一个典型的壮罐,这...
广州泰风楼2024秋拍 乾隆青花壮罐 一起跟着泰风楼来欣赏备受乾隆皇帝喜爱和重视的“青花壮罐”吧~ #明清瓷器 #青花瓷 #器物之美 #藏品 #拍卖会 - 泰风楼拍卖于20241028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2.1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名称】:青花锦纹壮罐 【类别】:瓷器 【年代】:清乾隆时期 【文物原属】:【文物现状】:【简介】:通高28,口径16,足径11厘米。直口短颈,溜肩,筒形腹,圈足。足内白釉无款识。盖圆顶,宝珠形纽。这类罐俗称“壮罐”。盖面、腹部均绘锦纹花卉,颈、肩及近底处分别绘江芽海水纹、缠纹莲和朵花纹。
此器因上下粗壮,带盖的器物看似犹如一个戴头盔的壮士,故称“壮罐”,是永乐时期首创的瓷器款式。壮罐器型源于中西亚地区的金银器,壮罐的出现也为清初将军罐创制提供设计思路。文物特征 此罐器形:唇口、直颈、窄肩、直筒腹、圈足,青花纹饰。通高32厘米(颈4厘米、足2厘米)、口径12厘米,底径11厘米,器身...
同治彩壮罐一对 高28厘米 全品#好东西一起分享给大家 #古玩瓷器推荐 #见者好运 #藏品 #古董捡漏 - 陈俊伟于20241120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02.8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