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什么样的人叫士大夫?什么是士大夫精神?彭林:与世界所有古代国家一样,古代中国分为贵族与平民两大阶层。贵族包括天子、诸侯、大夫、士。大夫有上大夫和下大夫之分,上大夫又叫卿,人们常常以“卿大夫”连称。士是贵族社会中最低的一级,再往下就是平民。中国与古印度、古希腊是被称为“轴心时代”世界的...
什么是士大夫精神?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觉得是对“士大夫精神”,最好地诠释。我国历史上这3位名人,身体力行,真正做到了这点。一、荀彧 荀彧是三国时期的名臣,汉末天下大乱之后,他为了“匡扶汉室”,投靠到了曹操帐下。曹操早期打着的是“扶持汉室”的旗号...
士大夫精神是指中国古代的士族阶层所秉持的一种精神风貌和价值观念。它强调的是士大夫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卓越的才华、忠诚的精神和为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精神。 在诗文中,士大夫精神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句...
记者:士大夫精神始于何时? 彭林:早在西周立国之初,中国的人本主义就开始觉醒,这是士大夫精神的发端期。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业文明时代的地区之一,不仅物质生产发达,还最早提出精神文明应与物质文明同步发展的理念,《周易》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古代士大夫精神:不为五斗米折腰 什么是士大夫精神?简而言之,士大夫精神就是:不为五斗米折腰,《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君子:有教养、有德行的人;固穷:安守贫穷。指君子能够安贫乐道,不失节操。北宋陈瓘就是这样的人。
一、士大夫群体特有的精神内涵 作为一个举足轻重的群体,士大夫在历史的发展中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士大夫群体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群体。他们崇尚知识,如果"朝闻道",那么"夕死可矣"。这体现着他们对真理的迫切追求,体现了士大夫崇尚知识的精神品格。 士大夫群体维护道义,认为君子应当"谋道",而非"谋贪";士人应当...
有学者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就是士大夫精神。这种精神概括起来为“有学识、有操守、有作为、有担当、有抱负”。范仲淹、文天祥、谭嗣同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恭宽信敏惠”是孔子回答弟子“何为仁”时说出的“仁”的五个德目。 恭就是恭敬,对医者来说,就是对患者、对职业的敬畏和尊重。
古代士大夫精神:不为五斗米折腰 什么是士大夫精神?简而言之,士大夫精神就是:不为五斗米折腰,《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君子:有教养、有德行的人;固穷:安守贫穷。指君子能够安贫乐道,不失节操。北宋陈瓘就是这样的人。
明中后期士大夫精神的形成,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作用的结果。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程朱理学的熏陶。程朱理学是明代的官方正统思想,它强调天理、人性、道德、礼教等儒家的核心观念,对明代的士大夫群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士大夫们在学习和考试中,都必须接受程朱理学的教育和考核,从而形成了一种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