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陈容墨龙图卷是宋代创作的绘画作品,作者是陈容,作品尺寸为34.3厘米x50厘米。文物鉴赏:宋陈容墨龙图卷,34.3厘米x50厘米。陈容传世画迹很少,美国波士顿美术馆《九龙图卷》即为其中之一。该幅《墨龙图卷》画中所见,一条墨龙横展与画面,占去大部分画幅,周围浓云翻滚,墨龙并于云中若隐若现,尽展飞龙在天的...
所谓三停,就是龙身会扭曲成三截,分为龙头、龙身和龙尾,而九似是指龙的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墨龙图》的作者陈容就是综合了有关龙的种种描述,而创作出画中龙的形象。 这幅距今七百多年的《墨龙图》上没有收藏印章,也曾经出现在广东陈氏祠堂中...
“龙”既然作为一种神物,就没有真实的形象可以作为依据。因此,历代画家们只是凭着神话传说来想象塑造它的形态。随着龙的概念的变化发展,各时代龙的形象也有所不同,汉唐时期多呈兽形,宋以后渐变为蛇形。展出的这幅《墨龙图》画面右下,有陈容自题的一首三字诗:“扶河汉,触华篙。普厥施,收成功。骑元气...
南宋 陈容 墨龙图(局部) 陈容擅长画龙,就像现代画家傅抱石一样在往往醉后,信手作画,即刻展现腾飞的龙在纸绢上。陈容画龙忽隐忽现,似闻其声,如见其形,且泼墨再用清水处理后成云,喷水化雾,人称“所翁龙”。 后人形容他的作品“云蒸雨飞、天垂海立、腾骧夭矫、幽怪潜见”。
清周璕墨龙图轴是清代文物,绢本,绫裱,画心高196厘米,宽98厘米。现收藏于新乡市博物馆。作者介绍 周璕(1649-1729年),字昆来,上元(今江苏南京)人。他擅长武功,以拳勇名世,更精峨嵋枪法。雍正七年(1729年),他与张天来等共谋长江流域农民起义之壮举,后被监生于汇泄露,事败被害。周璕在传习武功的同时,...
南宋画家陈容绘的《墨龙图》轴,纵205.3厘米,横131 厘米,由两幅绢拼成。 陈容画龙真迹传世不多,此图可谓是其传世作品中罕见之鸿篇巨制,尤显弥足珍贵。 画家用粗劲的线条勾画龙身并以淡墨晕染,仅在龙的眼睛及爪处施有赭色,云雾则运笔迅捷,整个画面水墨酣畅淋漓,画面右下作者自题“抉河汉,触华嵩;普厥施,收...
在学界,《墨龙图》被普遍认为代表了南宋时期画龙的最高水平,极具学术价值,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为广东省博物馆最名贵的古画,平时不对公众展出。从文献记载看,画龙题材,历史上早已有之,然而真正使画龙成为专类,当始于五代南方的僧传古和南唐院画家董羽。两宋时期,水墨画龙,进一步风行,以画龙明世的...
《云龙图》(也可称《墨龙图》,是一类画)是南宋画家陈容的绘画精品,此图为双幅绢本,纵201.5厘米,横130.5厘米,墨笔。不着色,而仅以水墨烘染云龙,墨气森严可畏,无疑是最佳表现形式。图绘一龙腾云驾雾,昂首瞋目,张牙舞爪,极其威武雄奇。勾笔劲健,而渲染的墨色,既有龙身的细笔积染,又有云气的粗笔涂抹,所谓"泼...
《墨龙图》欣赏 水墨写神龙两条,怒吼翻滚于浓云密雾之中,似准备行云布雨。此幅笔势开张,画龙爪有三趾,尤是古法,笔墨得南宋陈容遗法。陶佾,明代宫廷画家,字一山,画迹稀见,此二龙可窥其画风。 立轴 绢本 水墨 171.5x137.5厘米 藏:大英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