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走马楼三国吴简的字形,由于是墨迹,所以不但能够传递出用笔速度、笔锋按顿等信息,而且不存在被后世“更改”的可能,因此能够让我们对于三国时期人们日常书写的情况,有着更为全面的理解。 苏仙桥西晋简牍墨迹 郴州苏仙桥西晋简牍 湖南郴州苏仙桥西晋简牍的出土,解决了西晋墨迹资料过少的难题。在此之前,西晋墨迹主要是出...
三国隶楷墨迹《法句譬喻经》精品书法作品欣赏 敦煌墨本:三国佚名《法句譬喻经》,甘露元年(265年)写本。《法句譬喻经》凡四卷。西晋、法立共译。又作《法句本末经》、《法句喻经》、《法喻经》、《法句譬经》。收于大正藏第四册。本经集录法句经之偈约三分之二,加上譬喻故事而成。与出曜经同...
钟繇生活在三国曹魏时代,而三国吴简的书写年代,与钟繇生活年代最为接近。如此一来,三国吴简的小楷墨迹字样,无疑为我们了解钟繇小楷的本来面目,提供了最为可靠的参照样本。 另一方面,东晋年代距离三国吴也不远,且地域也在孙吴政权的范围内,因此三国吴简的各种字样墨迹,与东晋时期的各种日常书写,也有着天然的传承关系。
三国曹魏时期隶书碑刻《王基断碑》全称《东武侯王基碑》,魏元帝景元二年(261)四月立于洛阳。石高四尺五寸,宽四尺,文共十九行,每行存字二十一至二十二不等,洛阳关林碑林藏。其隶书结法严整,用笔斩截,由云龙《定庵题跋》云:“上托隶源,下开魏齐风范”。 碑主王基,字伯舆,东莱曲城人。历文帝、明帝、齐王...
🎨 戴敦邦的《三国人物》绘画墨迹,尺寸为68.7x45.5cm的软片,展现了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戴敦邦(1938—),江苏丹徒人,擅长中国人物画,他的作品以古典题材和古装人物为创作灵感,笔墨雄健,形象生动传神,生活气息浓郁,深受读者喜爱。📚 戴敦邦的作品多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和诗词为背景,如《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
长沙走马楼简牍出土量十余万枚,其中三国吴简为大宗,约八万枚之巨。这批简犊包括木简、竹简、木牍、签牌和封检等。 当代金石学者张永强先生从众多吴简中遴选出一百六十四件代表最高水平的吴简,辑成《长沙走马楼吴简书法研究》一书。 从中,我们可了解文字书体在汉魏和魏晋时期书风的演变过程,这些简牍中高度成熟的...
传世墨迹——画卷上的三国 戴进《三顾茅庐图》 明·戴进《三顾茅庐图》,又名《三顾草庐图》,绢本设色,纵172.2厘米,横10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馆藏。 此画为明代大画家戴进山水人物故事画中不可多得的精品,人物用笔细柔,山石树木的用笔方硬粗犷,可以看出戴进在承袭南宋画家李唐、马远等人用笔的特点。淡设色,水墨苍劲...
三国魏书法家钟繇《荐季直表》墨迹照片和真赏斋本 登录 开通大会员 大会员 消息 动态 收藏 历史记录 创作中心 投稿 书法观复 编辑于 2023年12月27日 14:40 收录于文集 魏晋南北朝书法 · 21篇 分享至 投诉或建议 评论 赞与转发 目录 2 0 2 0 0...
2003年年底,湖南郴州文物考古队在郴州市苏仙桥发现汉代至宋元时期古井11口,其中,在四号井(J4)中清理出三国吴简140枚(含残片),被称为郴州苏仙桥三国吴简。郴州苏仙桥三国吴简纪年月范围在三国吴孙权赤乌二年至赤乌六年(239—243),这批吴简应为此期墨迹。郴州吴简多体俱现,如楷、行、隶、草等,其书学价值...
敦煌墨本:三国佚名《法句譬喻经》,甘露元年(265年)写本。 《法句譬喻经》凡四卷。西晋法炬、法立共译。又作《法句本末经》、《法句喻经》、《法喻经》、《法句譬经》。收于大正藏第四册。本经集录法句经之偈约三分之二,加上譬喻故事而成。与出曜经同为因缘譬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