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像同样是一句话,形式虽然一样,但不同的人说出来,他背后所对应的内容和实质是不一样的,我们更看重语言背后的内容,而不是语言形式本身。这种东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差异,其实从墨子的“墨辩”和亚里士多德的“演绎法”就可以看出来。接下来,我们再简单介绍后面两种常见的论证形式:一周而一不周,就是说,一...
综上所述,《墨辩》的“辩”是指立、敌双方围绕某一具体事物“彼”的不同认识展开论争以形成关于“彼”的辞,并以对该具体事物“彼”的支持者和反对者的胜负为终结的一种直接对话。因此,《墨辩》之“辩”,实际上内含了两个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区别的阶段或环节:一是由“彼→辞”,这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阶段;由“...
墨子的“辩”建立在知类(事物之类)明故(根据、理由)基础之上,因而属于逻辑类推或论证的范畴。墨辩基于“故”和”法“的两大概念,简单来说,明白事物之然,便是懂得其“故”了,正确的“故”可以作为“法”,是模范作用,依照它去作,可以产生相同的效果。 墨辩逻辑可概括为七种方法: ①或:指特称论断。 ②假:...
(请参阅陈癸淼《墨辩研究》(台北:学生书局)与蔡仁厚《墨家哲学》下卷。) 一、同异交得 惠施有“合同异”的思理,是名理之谈;而墨辩论及同异问题,则是质实的观点而近乎常识。 墨辩以为万事万物有同有异。普遍性上之同(毕同),不碍个体之异;个体之异(毕异),亦不碍彼此有某些条件之同。如说“世上没有两...
墨辩三表法的三个表,分别是“事表”、“理表”和“效表”。你可以把这三个表当作是工具箱里的三件必备工具,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任务。首先是“事表”。“事表”指的就是事情本身,是最基本、最直观的内容。在辩论中,你需要把具体的事情一一列出,清晰地展示给对方。想象一下,你和人辩论的时候,如果连事情...
世界三大逻辑学:墨家的“墨辩”、印度因明学、古希腊逻辑学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继续分享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的思想,今天我们介绍墨子的辩证思想:三表法,三表法是著名的“墨辩”的核心方法。墨家的“墨辩”和印度因明学,以及古希腊逻辑学,并称为“世界三大逻辑学”。什么是“...
墨家学派「墨辩」基本概念梳理 墨辩,是分别是非真伪的方法。《经上》说:辩,争彼也。辩胜,当也。在《经说》中,举了例子,有人说这是牛,有人说这不是牛,这就是“争彼”。怎样区别是非呢?这个方法便叫作“辩”。争辩的内容是“是牛?非牛”的问题,不当说是狗。《经说下》中,定义了辩论胜利是...
墨辩 是墨家知识的一个分支 是可以与名家与古希腊的逻辑分庭抗礼的一个辩术 了解天志,可以听别人说,这是闻知;可以亲眼见,这是亲知;也可以看到某某现象推出某某知识的方法,这是说知。这就是墨翟先生曾说的,万物之间的道理,是可以推测出的,很多事的道理也是相通的,理解了万物的道理,就能理解天志。但除了已经...
《墨辩》是先秦哲学中一份独具特色的文献,它展现了极高的逻辑性反思特点。在学术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墨辩》的研究成为了热门话题。其中,“纯客观”的物观概念的出现,与春秋末年礼序的崩坏紧密相关。墨家以独特的“理性主义”视角,打破了礼序对物所赋予的价值束缚。而更为深层次的几何意义物观,则源于墨家对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