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昔东山之松,色泽肥腻,性质沉重,品惟上上,然今不复有。今其所者才十余岁之松,不可比西山之大松。盖西山之松与易水之松相近,乃古松之地,与黄山、黟山、罗山之松,品惟上上。辽阳山、灶君山、桐柏山可甲乙,九华山品中,共山、柯山品下。大概松根生茯苓、穿山石而出者透脂松,岁所得不过二三株,品惟上上...
综上所述,虽然关于墨经的作者存在争议,但一般认为墨经是墨子及其弟子的思想结晶,是墨家学派智慧的集中体现。
《墨经》继承和发展了前期墨家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思想﹐阐明了认识的来源与认识的过程﹐认为人具有认识的能力﹐《经上》说:“知﹐材也”﹔认识能力仅仅是获得认识的必要条件﹐有了认识能力还不等于有认识﹐犹如有了眼睛并不等于已经见到了事物一样﹐《经说上》说:“知也者﹐所以知也﹐而不必知﹐若明”﹔要得到知...
《墨经》在其篇章中明确阐述了进行论辩的六项主要宗旨以及两大基本原则。这些宗旨包含辨识正确与错误的界限,梳理治理混乱的原则,阐明共性与个性的差异,分析名义与实质之间的关系,评估利与害,并消除模糊不清的概念。其原则旨在对万物的现象和规律进行准确无误的反映,并对众多观点进行比较和审查。在方法论的层面,...
《墨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科学专著,在科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如果说学派和专著的出现是科学诞生的标志,那么墨子无疑是中国古代科学的先驱,而《墨经》则理所当然成为中国古代科学的第一个里程碑。 《墨经》里记载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实验,该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倒像的原因,这正是现代照相技术原理的起源。
首先说到墨经,得先说一下他的作者,墨子。墨子(约公元前476年-公元前390年),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他出生于宋国(一说鲁阳,一说滕国),曾担任宋国大夫,后来辞官游历天下,广泛讲学,收徒众多。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
墨经_古文版原文_完整版_免费贡献__墨子 下载积分: 900 内容提示: 墨经 亲士第一 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 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桓公去国而霸诸侯,越王句践遇吴王之丑,而尚摄 中国之贤君。三子之能达名成功...
《墨经》是墨家学派的著作,也是他们进行私学教育的教材。《墨经》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内容,主要是在力学和光学方面。 墨子画像 带上了浓厚的理论色彩。他在我国物理史上,第一个给出了力的定义,并大体上叙述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基本内容。他研究了杠杆、滑轮、浮力、随遇...
《墨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科学专著,在科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如果说学派和专著的出现是科学诞生的标志,那么墨子无疑是中国古代科学的先驱,而《墨经》则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古代科学的第一个里程碑。 原著选读 故所得而后成也。止以久也。体,分于兼也。必,不已也。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