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是战国时期的哲学著作,由墨子自著和弟子记述墨子言论两部分组成。《墨子》一书,大部分是墨子的弟子或在传弟子对墨子言行记录的汇集。它是研究墨子思想的直接材料。其中《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是后期墨家的著作。也有人认为《经上》《经下》两篇是墨子的著作...
墨子思想体系完整,涵盖伦理、政治、宗教、逻辑与科技等领域,以下将系统梳理其核心主张。一、思想主张的核心内容 1. 兼爱非攻:社会伦理的基石 兼爱: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认为社会动乱源于“别相恶”,即人与人之间的自私与对立。他提倡无差等的爱,打破血缘、阶级的界限,主张“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
非攻是墨子思想的核心之一。他坚决反对战争和暴力,主张通过和平与和解来解决争端和冲突。墨子认为,战争带来的破坏和苦难远远超过其所谓的利益,因此,他主张通过道德的力量来化解纷争,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安定。墨子(生卒年不详),名翟(dí),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 ,一说鲁阳人 ,一说滕国人 。墨子是宋国贵...
“兼爱”是墨子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意指对所有人都应当平等地给予爱与关怀。与儒家强调的“仁爱”不同,儒家的爱往往是有差别的,主要集中在亲情和友情上。而墨子的“兼爱”则主张无差别的爱,强调对所有人的关心和尊重,打破了等级和关系的界限。墨子认为,兼爱是人类社会和谐的基础。他指出,社会中的仇恨和冲突...
墨家的一些含有唯物主义因素的、功利主义的、钻研科技的教育思想以及言必信、行必果的学习,是值得称道的。参考书目 《墨子》:《修身》、《辞过》、《尚贤上、中下》、《兼爱上、中、下》、《非攻上、中、下》、《节用上、中》、《非命上、中、下》、 《非儒下》、 《耕柱》、《贵义》、 《公孟》、《鲁...
“非命”是墨子的重要思想。儒家把命运当成一种无可奈何的力量,但墨子认为,人如果相信一切都是命中注定,那么就没有奋斗的力量,社会将充斥着懒惰和无所事事的人,这无疑会对社会产生不利影响。墨子的“非命”理论,强调个人的努力,体现了昂扬向上人生观和积极入世的人生精神。最后是“非攻”思想。墨子是坚定的...
墨子学说思想 ①兼爱非攻。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 ②天志明鬼。宣扬天志鬼神是墨子思想的一大特点。墨子认为天之有志——兼爱天下之百姓。因“人不分幼长贵...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C项正确;孟子主张“仁政治国”,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均与题干“墨子”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反馈 收藏
墨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包含于他的社会思想中。他认为教育是实现社会理想的手段, 因此, 他一直致力于十分重视教育, 并试图通过推行教育, 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 为了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墨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兼士”或“贤士”, 即培养为理想社会——“贤人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