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一阿含经》与南传《增支部经典》大体相应,后者收经比前者为多。此经原为四分八诵,但现行本除“牧(放)羊品”下标有“第四分别诵”外,蓁各分均不标诵。全经共有52品,472部经。其中《序品》一经,以颂文概叙本经意旨,以及嘱付流布等事。蓁各品次第系一未能至十一法。此经记述佛陀和其弟子们的事迹...
南北朝写经小楷墨迹《增一阿含经·高幢品》(以下简称《增一阿含经》),为敦煌遗书写经墨迹,无具体书写年代标注,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该写经小楷墨迹保存较为完整,共637行,卷尾正文内容书写完毕后,仍剩下10行空白行,其中两行有校定题记小字。《增一阿含经》纸张高度为24.5厘米,正文书写区域高度(不包括...
相传原由前秦昙摩难提诵出梵本,竺佛念传译,昙嵩笔受,后经道安、法和考正,僧契、僧茂助校漏失,尽录偈颂。但译文未能尽善,故由僧伽提婆加以修订。据《精刻大藏经目录》(支那内学院编)记载,别译零本现存30种。《增一阿含经》与南传《增支部经典》大体相应,后者收经比前者为多。此经原为四分八诵,但现行本...
汉译《阿含经》比较完整的有四部,即《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与《增一阿含经》。阿含,梵语、巴利语为āgama,又音译作阿笈摩、阿伽摩、阿鋡暮。僧肇在《长阿含经序》中说:“阿含,秦言法归。法归者,盖是万善之渊府,总持之林苑……道无不由,法无不在;譬彼巨海,百川所归,故以法归为...
增一阿含经 作者:僧伽提婆字数:43.7万字 价格:免费 免费阅读 原始佛教基本经典,小乘佛教“四部阿含”之一。此经记述佛陀及其弟子们的事迹;阐述出家僧尼的戒律和对俗人修行的规定;论述小乘佛教的主要教义等。经中也多处提示了“六度”、“三乘”等大乘菩萨道思想,还记载了第一次佛经结集之菩萨藏集结(一般称大众部...
阿难报言:“如是!如是!尊者迦葉,增一阿含出生三十七品,及诸法皆由此生。且置增一阿含,一偈之中,便出生三十七品及诸法。” 迦葉问言:“何等偈中出生三十七品及诸法?” 时,尊者阿难便说此偈: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所以然者?诸恶莫作,是诸法本,便出生一切善法;以生善法,心意...
汉译四部《阿含经》:《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与《增一阿含经》,是由佛陀的圣弟子于佛陀般涅槃的当年夏安居时结集出来的,忠实地汇集了佛陀自成佛以来至般涅槃前所宣讲的教法,由此说明了《阿含经》的原始性、根本性与权威性。在汉传佛教的三藏典籍中,《阿含经》就代表着原始佛教,也是印度部派...
阿难回答:“尊者迦叶,且置增一阿含一偈之中,便出生三十七品及诸法。”不说增一阿含经博大精深,单单它其中一偈,就衍生世间万法。这句偈子是什么呢?“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阿难说,“诸恶莫作,是诸法本,便出生一切善法。以生善法,心意清净。是故,迦叶,诸佛世尊身、口、意...
白话《增一阿含经》第一卷 序品第一 大意:本品叙述结集本经的由来,以及方法和目的,也谈到菩萨发心与六度行法,也有弥勒之告嘱等事,末后说阿难付嘱于其弟子优多罗,并述优多罗的本生事迹。 自归能仁第七仙演说贤圣无上轨永在生死长流河 世尊今为度黎庶尊长迦叶及圣众贤哲阿难无量闻 善逝泥洹供舍利从拘夷国至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