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也将庙祭逐渐变为墓祭视为一种堕落的过程,他认为堕落开先河的原因是秦国野蛮没文化。从考古发掘来看,殷商和周代一些不太守礼的诸侯国还是有墓祭的,比如1976年发掘的商代王陵墓区,发现了很多祭祀坑,这说明商人会在墓葬旁举行祭祀(《考古》1982年4期)。周代的晋国有不守礼的历史,孔子评价晋文公“谲而不正...
体现在祭祀上,晋国也大搞墓祭,晋侯墓地晋侯、晋侯夫人墓前墓道旁都有祭祀坑,有的埋马,有的埋牛(《考古》1997年11期)。 顾炎武批评的秦国,自然也是大搞墓祭的,甘肃礼县大堡山秦公大墓,M2可能是秦庄公墓,M3可能是秦襄公墓,大墓旁都有祭祀坑,“这种祭祀坑和墓葬的密切关系与我们在安阳所看到的祭祀坑与大墓...
清明上坟扫墓祭祖,起源于唐代的寒食节上坟,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书说,“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世相传,浸以成俗”,“宜许上墓,用拜扫礼”,就是说唐人自己也知道寒食节扫墓是不符合先秦经书和古礼的。因为先秦古礼那里,祭祀祖先是“庙祭”,而不是墓祭,这一点对于现代人来说是比较陌生的。 先秦典籍详细记载了...
祭祀小史:历史上的庙祭和墓祭 文:老张在路上 01 2019年4月5日上午,这一天是清明节,中国传统上坟祭祖的日子,己亥(2019)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黄陵举行。 两天后,2019年4月7日(农历三月初三),和陕西黄陵远隔数百公里的河南新郑己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举行。 据相关资料记载:陕西从1955年开始由当地政府主持...
上文所说祭祀时要卜筮选尸,《周礼》上亦有记载:“凡祭于墓,尸。”“祭成丧者必有尸。”就是说古人在祭成年后过世的亲人时,往往要从孙辈中选一个为“尸”,来代表过世的长辈接受祭礼。 这里的“祭于墓”,说明周代庙祭之外,还有在墓前祭祀的。
比干庙是庙墓合一的建筑群,是中国第一座含墓祭人之祠庙,称为“天下第一庙”。比干墓是中国第一座有记载的坟丘式墓葬,被称为“天下第一墓”。穿过丹心坊,就见到了孔子刻剑碑。这碑中心的心形中有“殷比干莫”四字,落款宣圣真笔,为乾隆皇帝所书。据专家鉴 - 我是豹子哥
中元节寺庙会举行盂兰盆节法会,我们最好去寺庙为祖先立个牌位,做各种功德回向给它,超度它们,让它们听闻佛法、善根增长,它们快速的从恶道里超拔出来,得生善道或者往生极乐世界。
成都作为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首都,自然地位颇高,而且成都的这座武侯祠和全国任何一座相比都有其独一无二的地方:它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 据史籍记载,刘备当年兵败病故白帝城之后,灵柩被运回成都,于是就下葬于此,史称惠陵。而按照汉制,有陵必有庙,所以在同时期,就有了汉昭烈庙。而之后,诸葛亮因积劳成...
坟庵,意思是设于墓地的庙庵,通常是委托僧道于墓旁坟庵守墓,也便于墓祭,随着坟庵逐渐由守墓向祭祀转化,也就成了墓祠,同时庵还具有寺庙的性质,所以坟庵和墓祠有时不易区分。坟庵在宋元时代是比较盛行的。元末明初朱吉(1342-1422)说:"近世大 - 夜半星光于20231208发
在考察“妇好墓”时,我们需明确庙室与墓室的本质区别,从而理解其作为宗庙的独特性质。 庙室的本质: 庙是祖灵留置的场所,主要用于后人祭祀祖先神灵。庙堂不同于墓室,其主要功能包括祖先崇拜、宗教信仰、祈福纳祥、祈求平安、消灾解厄、教思教孝等。在中国古代社会,庙是广泛进行神崇拜和祖先崇拜的主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