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相互之间并不认识,不可能事先筹划或者领导组织这场活动,只是普通的参与者,因此五人墓碑记中对他们当日现场表现没有一个字的叙述。有记载表明,当日出面与官府交涉争论的是王节等几名秀才,包括复社的发起人之一杨廷枢,后被革去功名。因此略有蹊跷,出面牵头的被给予非刑事处罚,普通参与者却被斩首,而且大义...
明朝之所以把这份额外的压榨专门压到苏州人头上,一方面当然是因为苏州的丝织技术水平全国最高,出的绸缎质量最好;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苏州的丝织产业规模大,从业者多——羊多了薅羊毛才方便,这道理谁都懂。当时的苏州城里,私人开设的丝织作坊不下有几百家。这些作坊,大的有几十张织机,小的也有五六张织机。作坊主...
沙孟海书《王国维先生墓碑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lele8908 大校 13 送TA礼物 1楼2011-04-09 22:24回复 lele8908 大校 13 2楼2011-04-09 22:25 回复 lele8908 大校 13 3楼2011-04-09 22:25 回复 lele8908 大校 13 4楼2011-04-09 22:25 回复 lele8908 大校 13 5楼2011-04-09 22...
由信中“赶好”二字,可推沙老书写《王国维先生墓碑记》应在 8 月下旬,随后于 9月 3日住入了浙江医院全面检查,并且预知“住院日子不会太短”。 其二,8 月 28 日《沙孟海致陈修良书》曰 : 我自本月四日以来,一直有低热(每日三十七点三、四),西药、中药、...
几个月后,当时的著名文人张溥感其忠义,挥笔写就《五人墓碑记》一文,三百年后,此文被编入中学语文课本。“嗟夫!大阉之乱,以缙绅之身而不改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哀……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不要...
综上所述,所谓的五人墓碑,主要是天启六年三月十八日,锦衣卫开读圣旨,捉拿周顺昌,引起吴民反感,而...
沙孟海《王国维先生墓碑记》1985年春,我随同海宁市有关领导,在上海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商谈来年召开王国维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及王国维故居开馆相关事宜。之后,我作为海宁市政府联络员,与王国维先生弟子、上海华师大的戴家祥先生,王国维先生之子、上海医大的王登明先生在上海见面。戴老是浙江永嘉人,是著名的...
《五人墓碑记》体现出的故事其实是一次严重的拒捕事件,说得严重的话其实是激起了一次民变。按理说周顺昌这个级别的前朝廷命官,犯了事情顶多也就是当地拿人,锁拿进京,顶格也就是三法司会审。但是这回来逮捕周顺昌的是锦衣卫。被锦衣卫逮捕进的可就不是刑部大牢了,进的可是锦衣卫的诏狱。诏狱诏狱,看这名字就知道...
胡文定公墓碑记 清 李遥 当阳县北十五里龙泉,上有胡文定公墓。与春秋祀,自明成化三年始也。余令当阳,在康熙十五年丙辰四月,时彝陵逼近敌垒。军需蝟集,未暇考稽先贤古迹。至秋八月,余又公出,越明年二月,余亲奠墓,所见周遭有古松三四十株,谡谡有声。墓之外,荒烟蔓草矣。余伫立欷歔者久之。邑有先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