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与道家无为思想有一定的呼应之处。道家强调顺应自然,不刻意为之,即 “无为”。这种思想认为,人们应该放下人为的干预和欲望,让事物自然发展。而“若欲无境,当忘其心” 也表达了类似的理念,即要想达到无境的状态,就需要忘记自己的内心杂念,不被主观欲望...
上海境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品牌策划推广,商业平面摄影,商业影视制作,艺术文化摄影, 摄影棚及高端摄影器材租赁为业务范围的专业公司。境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致力于广告行业,以新概念,新思维,新视觉的独特创作精神,为客户打造震撼人心的品牌影响力!境空坐落于上海市中心的黄浦区,毗邻卢浦大桥,拥有八百...
“尘劳迥脱”,是否一定要远离这个世俗世界呢?希运禅师说:“凡人皆逐境生心,心随欣厌。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则境空,境空则心灭。 弘愿寺 不忘心而除境,境不可除,只益纷扰耳。故万法唯心,心不可得,复何求哉?”(《传心法要》)所以,希运所谓“尘劳迥脱”应指“心忘”,心忘则境空,境空则心灭。
心空则境空的意思心空则境空的意思 人的心空了,所处的环境也就变得空虚。这是因为,当人的心里空无一物,没有产生任何念头,所处的环境自然就没有进入人的视线,被人置外而没有察觉。©2022 Baidu |由 百度智能云 提供计算服务 | 使用百度前必读 | 文库协议 | 网站地图 | 百度营销 ...
境空作者: 铭铭空 更新时间: 2020-06-04 19:15:21 上一世的事情还会延续吗,这一世又会发生什么呢? 倒序 作品相关·共1章免费本卷共72字 细水流长 正文卷·共27章免费本卷共25411字 第一章 环境 第二章 心痛 第三章 弃世 第四章 好生奇怪 第五章 太子陪读 第六章 入宫 第七章 甜食吃...
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一念空时万境空全诗解释一念空时万境空全诗解释:当心念空无时,万境随之空无,层层关卡障碍都豁然开朗。东西南北都没有痕迹,只有这个虚无的境界符合正道。©2022 Baidu |由 百度智能云 提供计算服务 | 使用百度前必读 | 文库协议 | 网站地图 | 百度营销 ...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心念空无时,万境随之空无,层层关卡障碍都豁然开朗。东西南北都没有痕迹,只有这个虚无的境界符合正道。这句话表达了佛教中的空无思想,即一切皆空,只有在此境界中才能达到真正的正道。一念
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若不忘心,而但除境,境不可除,只益纷扰。故万法“唯心,心亦不可得,复何求哉。(摘自《筠州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人变得愚蠢的原因,有时不是智商太低、知识太少,可能正好相反:智商太高而滥用,知识太多而无用。这世上高智商的人不少,只有很少的人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