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芦子》一诗写于至德二年(757)正月,当时叛军史思明、高秀岩合兵攻太原,意图西进,威胁唐肃宗驻地彭原、凤翔一带的安全。杜甫当时身陷长安,闻之焦急万分,遂作此诗。诗中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切忧虑,更展现了他对国家安危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后代评价 明代文学家胡应麟在《诗薮》中称赞道:“杜子美当...
塞芦子唐代:杜甫 五城何迢迢,迢迢隔河水。边兵尽东征,城内空荆杞。 思明割怀卫,秀岩西未已。回略大荒来,崤函盖虚尔。 延州秦北户,关防犹可倚。焉得一万人,疾驱塞芦子。 岐有薛大夫,旁制山贼起。近闻昆戎徒,为退三百里。 芦关扼两寇,深意实在此。谁能叫帝阍,胡行速如鬼。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塞芦子①杜甫五城②何迢迢,迢迢隔河水。边兵尽东征,城内空荆杞。思明割怀卫,秀岩西未已。回略大荒来,崤函盖虚尔。延州秦北户,关防犹可倚。焉得
古今诗词 > 诗文 > 塞芦子 > 拼音版 《塞芦子》拼音版唐代:杜甫拼 原 塞sāi芦lú子zi--杜dù甫fǔ 五wǔ城chéng何hé迢tiáo迢tiáo,,迢tiáo迢tiáo隔gé河hé水shuǐ。。边biān兵bīng尽jǐn东dōng征zhēng,,城chéng内nèi空kōng荆jīng杞qǐ。。 思sī明míng割gē怀huái卫wèi,,秀xiù岩yán...
杜甫《塞芦子》原文及翻译 赏析 杜甫《塞芦子》原文 五城何迢迢,迢迢隔河水。边兵尽东征,城内空荆杞。 思明割怀卫,秀岩西未已。回略大荒来,崤函盖虚尔。 延州秦北户,关防犹可倚。焉得一万人,疾驱塞芦子。 岐有薛大夫,旁制山贼起。近闻昆戎徒,为退三百里。 芦关扼两寇,深意实在此。谁能叫帝阍,胡...
塞芦子 作者:杜甫 年代:唐 五城何迢迢,迢迢隔河水。边兵尽东征,城内空荆杞。 思明割怀卫,秀岩西未已。回略大荒来,崤函盖虚尔。 延州秦北户,关防犹可倚。焉得一万人,疾驱塞芦子。 岐有薛大夫,旁制山贼起。近闻昆戎徒,为退三百里。 芦关扼两寇,深意实在此。谁能叫帝阍,胡行速如鬼。
焉得一万人,疾驱塞芦子。 岐有薛大夫,旁制山贼起; 近闻昆戎徒,为退三百里。 芦关扼两寇,深意实在此。 谁能叫帝阍,胡行速如鬼! 这首诗歌是杜甫当年因“安史之乱”背井离乡,路过芦子关时写下的。 芦子关,也称芦关和芦关岭,位于靖边县天赐湾便民服...
QQ阅读提供杜甫诗选,塞芦子在线阅读服务,想看杜甫诗选最新章节,欢迎关注QQ阅读杜甫诗选频道,第一时间阅读杜甫诗选最新章节!
《塞芦子》赏析 这首诗是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载)春在安史叛军中写的,不仅可看出杜甫筹边的策略,同时也可见杜甫“临危莫爱身”的爱国精神。 《塞芦子》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杜审言父亲)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