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塞曼效应的理论解释:不加外磁场时,原子在两个能级E₁和E₂(E₁<E₂)之间跃迁的能量差为:ΔE = hν= E₂ - E₁。是一种能量效应 定义 原子核的磁矩比电子磁矩小大约三个数量级。如果只考虑电子的磁矩对原子总磁矩的贡献,那么磁场引起的附加能量为 这里将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取为z轴方向...
塞曼效应 塞曼效应(Zeeman effect),在原子、分子物理学和化学中的光谱分析里是指原子的光谱线在外磁场中出现分裂的现象。这个现象的发现是对光的电磁理论的有力支持,证实了原子具有磁矩和空间取向量子化,使人们对物质光谱、原子、分子有更多了解,特别是由于及时得到洛仑兹的理论解释,更受到人们的重视,被誉为继X射线...
hν′能够取三个分立的值hν′=hν+(μBB;0;−μBB) 原来的一条谱线分为三条,这就是塞曼效应。
塞曼效应是物理学史上一个著名的实验.荷兰物理学家塞曼在1896年发现把产生光谱的光源置于足够强的磁场中,磁场作用于发光体使光谱发生变化,一条谱线即会分裂成几条偏振化的谱线,这种现象称为塞曼效应.塞曼效应是法拉第磁效致旋光效应之后发现的又一个磁光效应.这个现象的发现是对光的电磁理论的有力支持,证实了原子具...
简单塞曼效应 塞曼效应,又称作塞曼分裂,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当原子或分子受到外界磁场的作用时,它们的能级会发生分裂,从而产生出一系列不同能量的谱线。这一现象的发现者是瑞士物理学家塞曼,他通过实验观察到了光谱线的分裂现象,并成功解释了这一现象的原因。 在实验中,塞曼将一个光源放入一个强磁场中,...
塞曼效应引起的哈密顿量修正为: H_{\rm Z}={eB\over 2m_ec}(J_z+S_z) 其作为微扰引起的一阶能量修正为: E_{\rm Z}^{(1)}=\langle nljm_j|H_{\rm Z}|nljm_j\rangle={eB\over 2m_ec}\langle nljm_j|J_z+S_z|nljm_j\rangle ...
塞曼效应,英文:Zeeman effect,是1896年由荷兰物理学家塞曼发现的.他发现,原子光谱线在外磁场发生了分裂。随后洛仑兹在理论上解释了谱线分裂成3条的原因。这种现象称为“塞曼效应”。进一步的研究发现, 很多原子的光谱在磁场中的分裂情况非常复杂,称为反常塞曼效应。完整解释塞曼效应需要用到量子力学,电子的轨道磁矩和...
塞曼效应证实了原子具有磁矩和空间取向量子化的现象,至今塞曼效应仍是研究能级结构的重要方法之一。正常塞曼效应可用经典理论给予很好的解释;而反常塞曼效应却不能用经典理论解释,只有用量子理论才能得到满意的解释。 塞曼效应是物理学史上一个著名的实验。荷兰物理学家塞曼在1896年发现:把产生光谱的光源置于足够强的磁场...
反常塞曼效应: 只有自旋为单态,即总自旋为0的谱线才表现出正常塞曼效应。非单态的谱线在磁场中表现出反常塞曼效应,谱线分裂条数不一定是3条,间隔也不一定是一个洛仑兹单位。例如钠原子的589.6nm和589.0nm的谱线,在外磁场中的分裂就是反常塞曼效应。589.6nm的谱线是2P1/2态向2S1/2态跃迁产生的谱线。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