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逐渐去除种姓制度中最为糟糕的部分一直是塞兰坡差会持之以恒的目标。 塞兰坡传教士认为,除了对婆罗门以外,种姓制度对于其他所有人都是“一个监狱,比任何世界掌权建立的监狱更加坚固;这所监狱将数以百万的无辜之人禁锢其中。”这个制度不仅妨碍人们接受福音,而且阻止了不同种姓之间的交往和服务。 不同种姓的人似...
最后,受塞兰坡差会的激励,美国开始组建传道会,进入亚洲(主要是东亚和南亚地区)宜教。威廉.甘默尔指出,“当时,凯瑞、马士曼以及沃德以及在塞兰坡的整个英勇的团体的信函开始在美国广为传播。前美国浸礼宗教会对于英国弟兄们在印度塞兰坡建立的差会常常怀有同情和怜悯之情,如今他们卓越的成功引起了整个基督教世纪的...
为此,塞兰坡差会建立学院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给印度皈依基督徒接受神学教育提供机会,使他们能够加入教会牧养和宣教事工;另一方面是希望培训印度本地人更好地从事教学和学校管理。这两个领域需要的人员都非常多,如果仅仅依靠欧洲传教士,那么塞兰坡差会的经济实力显然是不够。马士曼曾这样写道:“支持一个欧洲传教士家...
同时,与总督关系甚密的布朗牧师提到,在加尔各答之外的英属印度建立印刷所几乎不可能。为此,考虑到塞兰坡的地理环境、培义上校的保护以及为宜教事工开展提供的有利条件,塞兰坡反而成为一个理想的驻地。也是建立差会的理想之所。虽然凯瑞最初的想法是在马尔达地区建立浸礼会差会,但鉴于东印度公司当时强硬的态度,他们...
同时,塞兰坡差会也将中文圣经(新约)和福音小册子送给郭实猎,由他负责在中国内陆进行分发和传播。就这样,远在印度的浸礼会传教士也影响到了千里之外的华夏大地。最后,以凯瑞为代表的浸礼会塞兰坡差会传教士从进入印度传教之初就具有普世宜教的视野,将亚洲地区的传教工作纳入全球宜教的版图。凯瑞从-开始就强调...
虽然塞兰坡差会与浸礼会总部的不信任关系在1815年5月富勒去世之前就有一定的迹象,比如一些从英国差派至塞兰坡的传教士对于差会的管理模式提出了一些异议,但是这种分歧在富勒去世之后才真正显现出来。正如约翰.马士曼所言,“当双方的信任关系因为富勒的去世而出现松动后,他们(塞兰坡传教士,主要是三杰)与英格兰的...
一方面,木刻雕版的字体较大,耗费的纸张很多,印制完成后书本较厚,不便携带,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塞兰坡差会翻译的译本经常需要反复修订(包括印制过程中的校对和修订),而木刻雕版的技术不利于这样的反复修改一一《圣经》中译本从初稿到付印需要校对十到十二遍,这对于木刻雕版来说既不便利,成本也很高。马士曼本人...
印度十九世纪变革, 医疗救济与废除娑提, 塞兰坡差会的影响。 朱思码计 590粉丝 · 154个视频 关注 接下来播放自动播放 00:58 1个月瘦10斤!河南女子靠切水果瘦身?真相太离谱 谈天朔地 1.5万次播放 · 53次点赞 05:27 马建涛最新单曲《搀扶》原版MV-阿荣影音出品 阿荣音乐 497万次播放 · 2.6万次点赞 01...
1804年,塞兰坡差会向浸礼会正式提出了圣经翻译计划,准备将整本圣经或节选部分经卷翻译成东方的各种语言。一、沃德与塞兰坡印刷所 1796年11月16日,凯瑞致信富勒时,表达了希望尽快印刷出版他翻译的孟加拉语圣经的愿望。由于当时在加尔各答进行印刷的费用奇高,他建议浸礼会从英国购买印刷机、铅字,并选派一位认真负...
当浸礼会传教士确定在塞兰坡定居后,由于当时已有十位成年人,九个未成年的小孩,他们立刻召开会议商量内部成员的管理,并为未来的宣教工作制定计划。塞兰坡差会的内部结构和组织方式基本上是按照凯瑞向富勒提议的摩拉维亚弟兄会的方式制定的。塞兰坡差会所有人成立公共基金,统一饮食,并给予每个家庭一定的零花钱。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