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贤大师身塔记》:明代珍贵拓本,故宫瑰宝 《景贤大师身塔记》是一本珍贵的明代拓本书法作品,目前珍藏在故宫博物院。这块石碑最初刻于唐朝开元二十三年(735年),位于河南省登封市的嵩山会善寺。据称,羊愉是该碑的刻作者,并采用了温古书的技法进行刻制。这本拓本书的书法风格独特,采用了行楷相间的方式呈现。
唐代温古,一位僧人,以其书法技艺闻名于世。他的作品《景贤大师身塔记》的尺寸为33.3×39.1厘米,现存晚明拓本,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这件作品的特点在于其行楷相间的风格,秀逸处气息直逼王羲之,又兼得魏碑的笔力,堪称行楷书的佳作。首行的“会”字完好无损,而“贤...
高清经典|赵孟頫《光福重建塔记》 《光福重建塔记》,纸本,本幅纵28.6cm,横284cm,全卷29cm×377cm。署款“至治元年(1321年)二月望日建”。 光福寺位于吴县邓尉山龟峰,始建于梁大同年间。寺内原塔至元代已石瓦堕废,延佑元年由僧众化缘重新建造,于次年五月竣工,...
赵孟頫是元朝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作品以行书为主,擅长运用笔墨表达情感和意境。其中,他晚年的作品《光福重建塔记》被誉为他的得意之作。这篇文章全文将介绍这幅作品的特点和赵孟頫的创作背景。 《光福重建塔记》是一幅长卷,纵向的尺寸为28.6厘米,横向的尺寸则达到了284厘米。这幅作品现藏于上海博物馆,被视为赵孟...
《景贤大师身塔记》是一本珍贵的明代拓本书法作品,目前珍藏在故宫博物院。这块石碑最初刻于唐朝开元二十三年(735年),位于河南省登封市的嵩山会善寺。据称,羊愉是该碑的刻作者,并采用了温古书的技法进行刻制。 这本拓本书的书法风格独特,采用了行楷相间的方式呈现。有些地方展现出了右军书法的风格,同时又融入了魏碑...
承天院塔记——黄庭坚原文 承天寺塔,极古之崇高者也,高不可测,视之蔚然而成山岳矣。登斯塔者,顿觉身心舒泰,尤以其上层境界一齐眼界,不视森罗人境,但觉乘风欲仙。巍巍大观,炯若明镜,自此观之,四海之内,一统为家,纷纷扰扰,犹如小儿之过家家耳。一、对承天院塔的赞誉 吾观...
员昭塔记 员昭塔记是河南省洛阳市出土的唐乾封1年(666)2月8日的文物。责任者 年代 唐乾封1年(666)2月8日 地点 河南省洛阳市出土 拓片原物状况 附刻 拓片版本 拓片描述 书体与行款 正书 装裱获得方式 数目与尺寸 1张34×19cm 题跋印记 文种 书目索引 关联关系 拓片录文 馆藏信息 墓志1157 ...
清顺治九年岁尾,五河县训导吴尔升写了篇《南山文峰塔记》,回忆在南山(亦称金冈山)复建文峰塔(又名文笔峰)的一次经过。笔者尝试译其为白话文,此中过程似与古人相晤,更是解读前人良苦用心。久矣消逝的文峰塔自古为淮畔名胜,更是古代五河文人心目中的神圣坐标,她耸秀于旧县城之南,像一座灯塔鼓励人们敬畏自然,...
赵孟頫《光福寺重建塔记》欣赏 《光福寺重建塔记》,纸本,本幅纵28.6cm,横284cm,全卷29cm×377cm,为元代书画大家赵孟頫的行楷代表作品。 释文:光福重建塔记佛慧雄辩大师,本寺住持沙门了清撰。前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国史赵孟頫书并篆题塔者,西域圣人之灵庙,众生灭罪致福之具也。自阿育王建初,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