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保存是一种可以把组织保存得像活体一样的特殊技术。它通过一种真空过程,用硅橡胶、环氧树脂等活性高分子多聚物对生物标本进行渗透,所用多聚物的种类,决定了浸透了的标本的光学性能(透明或不透明)和机械性能(柔软和坚韧)。塑化保存技术可以使标本的表面保持其原有的状态,并可在显微镜水平保存细胞的结构,塑化...
隋鸿锦教授告诉紫牛新闻记者,“洋洋”创造了两个世界纪录,第一个是永远不可能被打破的,即它是世界上第一只被塑化保存的抹香鲸,我们第一次能够看到抹香鲸的内部结构。第二个世界纪录也很难打破,即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塑化标本。 用“洋洋”做成的塑化标本 生命奥秘博物馆做过一个须鲸塑化标本,那头须鲸叫“海...
1.一种文物塑化保存的方法,它依以下步骤进行(1)清洁消毒杀菌;(2)防腐固定;(3)脱水脱脂;(4)负压置换;(5)聚合成形;其特征在于A、防腐固定时,针对各种类型的文物,采用相应的防腐液进行防腐固定,所用的防腐液中含有麝香草酚、甲醛、乙醇;B、脱水脱脂时,针对各种类型的文物,采用相应的脱水脱脂剂进行脱水脱脂,所用...
缺乏对人类身体的尊重。"我无法接受他们为了商业利益而无视人体的神圣性,"泰勒强调。尽管存在争议,但欧文斯等捐赠者还是选择将自己的遗体捐赠,他们的家人也支持这一决定。在他们看来,身体不过是一个临时的承载,是他们此生的所在,而这种塑化保存的方式或许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他们的生命影响。
塑化,是一种解剖学上的人体处理方法。具体过程是将人体体液抽出并灌以液态聚合物,待聚合物变硬,人体组织就会以自然形态固定完好。这种处理方法不使用甲醛等化学物质。遗体塑化引争议 这位33岁的美国达拉斯房地产经纪人是同意捐赠其身体用于塑化(plastination)的7000人中的一个。对于其它捐赠者,塑化只是死后的独特...
标本都是塑化技术,这是上世纪70年代由德国人冈瑟·冯·海根斯发明的,中国于2000年引进。塑化保存的标本都是经过了脱水、脱脂,所有我们所看到的都是肌肉组织,看起来也就更匀称和美观,而经过这样一项技术,标本可以保存500年之久。塑化是一种把器官组织里的水分用液体硅树脂混合物替代,把组织变成能永久保存的标本...
对他来说,塑化不仅仅是一次死后之旅,更是一种独特的方式。49岁的苏珊·巴克斯特,一位49岁的主妇,选择捐赠部分器官,主要是出于对高昂葬礼费用的反对。她解释道,她的家人曾因昂贵的葬礼费用而远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她质疑在盒子里结束生命有何意义,"他们从中能得到什么乐趣呢?"苏珊的决定背后...
这是一个创造了两个世界纪录的标本:它是世界上第一只被塑化保存的抹香鲸,我们第一次能够看到抹香鲸的内部结构。它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塑化标本。2016年2月,两头抹香鲸在江苏如东海滩上搁浅死亡。当地政府和专家迅速合作,将其中一只抹香鲸运到大连做塑化标本。经...
理论上可以保存上千年,目前全球多国的医学标本、自然博物馆标本都在以此项技术为依托进行更新换代。吴军指着现场的大熊猫皮毛标本告诉记者,如传统的动物皮毛标本,每年至少维护一到两次,否则就会生虫腐烂,但塑化皮毛只需擦灰就行。(原标题为《全球首只塑化大熊猫这样“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