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据《堤圈村志》,描述:堤圈村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元朝时期已有陶姓居民在此谋生,初名为堤瞿阝,后为方便书写,写为堤圈或堤0。村向北500米,由于是历史上的交通要道,住有村民,称为小堤圈,历史变迁逐渐由新路代替,只剩冷冷清清几户人家,于1968年小堤圈居民迁入大堤圈,自此小堤圈村民成为历史。...
“烟火人间”外景。“向上向善”是宋玮初来乍到时,对堤圈村家风民风的第一印象。他介绍,为传承颜子尊师、励志、立德、修身的良好家风,堤圈村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基础上,先后被授予“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山东省美丽乡村示范村”等荣...
1月25日,农历腊月廿六,滨州市沾化区黄升镇堤圈村内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按照惯例,村党支部书记、山东裕阳集团董事长张立军为入股村民分红,为村里80岁以上老人和部分员工家属送上敬老金红包。“这是张立军书记连续第七年给我们入股村民分红了,前几天还给全村400多户村民每家发了鱼、油、大米、茶叶、电饭锅等过年...
为彻底改变堤圈村村容村貌,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由张立军个人投入1000余万元为堤圈村用于村级基础设施建设,铺设人行路2800米,安装路灯110盏,粉刷墙壁3.2万平方米,清理垃圾8000立方,栽植苗木5万株,拆除危旧房屋、残垣断壁53处,修建了户外休闲凉亭,通顺了道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同时投资4000余万元的颜子...
V行滨州·走进“中国冬枣之乡——沾化”,堤圈村印象 堤圈村,濒临徒骇河北岸,距黄升镇驻地3公里,现有农业人口1438人,党员55名,耕地1800余亩。该村有600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尊师重教,人才辈出,据统计,在外公职人员达560人之多,是远近闻名的才子村。在农业经济时代,因灌溉便利、土壤肥沃、粮食...
5月28日,全市 2024 年“寻美·滨州”主题活动走进黄升镇堤圈村,市委统战部副部长王胜军,市委网信办四级调研员苏延民,市新闻传媒中心(集团) 政务中心副总监陈丽出席本次活动,区委副书记(挂职)、区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专班牵头负责...
堤圈村挂在墙上的功德榜。1908年出生的张景和,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村里最早的党员。合作化时期,他率先成立了堤圈村第一个初级农业合作社。1912年出生的张世伦,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堤圈村早期的主要负责人,解放后带领群众积极开展减租减息、土地改革等运动。庄稼一支花,全靠肥当家。1935年出生的张景学...
5月31日至6月3日,“中国晚报主流媒体聚焦滨州融媒行”活动在山东滨州举行,其中采风团一行来到沾化区黄升镇堤圈村,了解滨州美丽乡村建设。堤圈村,濒临徒骇河,距离城镇驻地3公里,现有农业人口1438人,耕地1800余亩。该村有600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远近闻名的才子村。在农业经济时代,因灌溉便利、土壤...
滨州市沾化区黄升镇堤圈村,濒临徒骇河,距镇政府驻地3公里,现有农业人口1438人,耕地1800亩,党员54名,该村有600多年历史,文化底韵深厚,尊师重教,人才辈出,据统计,该村在外公职人员达560人之多,是远近闻名的才子村。堤圈村已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
在堤圈这个有着1400余人口的村庄,近年来,村民们不仅摒弃了举办升学宴与谢师宴的传统,反而选择了一种更加有意义的方式来庆祝这一重要时刻——捐资助学。本次助学活动在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行,在当地政府的倡导下,他们提倡勤俭节约,不大肆操办升学宴,村民自编自导节目进行表演,引领了移风易俗新风尚。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