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芯熔毁(英语:meltdown),在台湾称为炉心熔毁,又称为核熔毁或熔毁,是核反应堆因无法及时冷却而熔化造成的损毁。堆芯熔毁后可引发具有放射性的物质外泄,影响人类及其他生物的健康。在核电站中,堆芯熔毁稳定化系统(Core Melt Stabilization System)会用来减缓堆芯熔毁的影响,并确保核心保护壳的完整性。核...
堆芯熔化(Meltdown)是指核反应堆温度上升过高,造成燃料棒熔化并发生破损事故。失去冷却水后,堆芯水位下降,燃料棒露出水面,燃料中的放射性物质产生的热量无法去除,随后温度持续上升会导致这种情况。一般的核电站无法提供过亿的温度,堆芯温度通常在1000~2000摄氏度左右,同时需要冷却剂持续降温,否则超过2900摄氏度反应堆堆...
答:(1)低压熔堆:以冷却剂丧失为特征,若ECCS失效冷却剂丧失导致堆芯裸露,元件升温,Zr-H2O反应又会产生热量和H2,堆芯水量在进一步减少后,堆芯会自上而下熔化,堆芯熔化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塌落入下腔室,使下腔室中残留的水汽化,产生大量的蒸气,甚至可能形成蒸汽爆炸,熔融的堆芯与下封头相互作用可能导致下封头熔...
堆芯熔化是指在核反应堆中,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的燃料棒过热,进而熔化并破坏反应堆结构的过程。这一过程可能导致严重的核泄漏事故,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长期影响。堆芯熔化的原因通常与冷却系统的失效有关。在核反应堆中,燃料棒产生的热量需要通过冷却系统导出,以维持反应堆的稳定运行。然而,如果冷却系统...
堆芯熔化是指在极端条件下,核电站反应堆核心区域中的燃料或冷却材料熔化的情况。堆芯是核电站中的核心部分,包含燃料棒和反应堆结构等重要组件。正常情况下,核电站通过控制反应堆内的核裂变反应来产生热能,进而转化为电能。然而,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如严重的事故或意外情况导致反应堆冷却系统失效时,堆...
这也就是所谓的“堆芯熔化”。 “堆芯熔化之后,会变成可流动的熔融物,只有当用于承载堆芯的压力锅(即压力容器)也被熔穿后,堆芯里面的熔融物才会流出来,再进一步熔穿反应堆厂房的混凝土地基后,才可能进入生物圈、污染地下水等等。” 来自国际米兰吧 nzlkeke 31785463703-15 3 中日对照"天声人语":堆芯融化 ...
堆芯熔化事故 堆芯熔化事故是2020年公布的电力名词。定义 反应堆堆芯熔化导致大量放射性释放的严重事故。根据事故发生时一回路冷却剂的压力高低,分为低压熔堆和高压熔堆两种。出处 《电力名词》。
此时就是堆芯的整体熔毁过程的开始。一般百万千瓦级的反应堆的堆芯内部,装燃料量很大,多达160到260吨。如此多的核燃料,本来是相互有金属外壳包裹,而且中间有液态冷却剂进行持续的降温和减缓反应速度。而一旦开始熔毁,一两百吨的高温和燃料熔融成一整块岩浆一样的极高放射性物质,那么这就是7级灾难性核事故的...
1. 在核反应堆中,堆芯通常由二氧化铀燃料组成,这种材料在极端条件下才会熔化,其熔点大约为2878摄氏度。2. 锆合金是核反应堆中常用的结构材料,用于制造燃料棒外套管。虽然具体的熔点因合金类型而异,但通常锆合金的熔点低于2675摄氏度。3. 不锈钢是反应堆冷却剂管道和容器等部件的常用材料。不锈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