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想不通,为什么有资质、有备案、有合同的国盈私募基金,竟然是个骗局?国盈基金实际控制人张某强,深谙私募骗局套路,非法公开募集资金76.81亿余元,导致投资人实际经济损失28.53亿余元。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以金融犯罪为主题,发布第四十四批指导性案例。其中,“张某强等人非法集资案”入选,国盈私募基金这...
1、虚假平台:专挑手机操作不熟的下手(1)伪造APP骗局:骗子会制作和银行、支付宝相似的页面,用"扫码领红包"、"限时高收益"诱导下载。记住:所有正规基金必须通过银行、支付宝、天天基金等持牌机构购买。(2)钓鱼链接陷阱:收到"中签新基金"短信千万别点!去年服装店张姐点了所谓"基金申购"链接,结果银行卡被转...
2023年7月,浙江证监局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浙商基金前基金经理刘某利用职务之便,知悉自己所管基金交易情况等未公开信息、控制他人证券账户进行趋同交易。经过立案调查、审理,浙江证监局决定对刘某处以30万元罚款。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刘某任职期间,该基金亏损超过40%,刘某操作的“老鼠仓”交易亏损超35万元。
持有期只是一个给投资者在申赎上设置的特点,和普通基金一样,持有期基金在持有期内的表现受宏观经济运行、企业盈利、市场交易行为,以及基金经理本身的投资能力与市场周期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产品在“解禁”后不管是盈利还是亏损,都属于正常的情况。 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过去三年,不同类型的持有期基金,它们整体的平均收益水...
当然,定投对于基金公司的利益是肯定的。但是定投也不完全就是骗局,因为它本质上就是一种忽略择时的投资...
如果持有新能源、半导体等基金, 持有2年还是亏损的 于是很多人都遭不住了 大骂基金就是骗子 价值投资也是骗子 长期持有更是骗子 --- 上图是偏股混合基金指数走势,代表了基金整体收益。 近几年正是一轮下跌周期,所以会觉得基金是骗子 如果赶上2019-2021年,基金连涨3年,这3年基金平均收益接近100%左右,只会恨自...
基金圈的大骗局,细节在近日曝光了。夫妻入职300家公司骗工资,月收入超60万前阵子,私募圈有一种骗局,有这么一帮人,不断应聘金融机构销售岗位,入职之后天天汇报工作,但是,不开展实际业务,而他们靠着这些私募等金融机构发的高额底薪,轻轻松松月入十几万。上海广播电视台《案件聚焦》栏目近期曝光了具体细节。...
就算是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这些相对稳健的产品,也不会出现承诺“稳赚不赔”的现象。所以要是遇到那些承诺“高收益”的产品,千万别轻易相信!💰理财是为了帮助我们实现财富保值增值,而不是一夜暴富。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和产品,千万别为了追求高收益忽略了高风险的存在,能在理财中少踩一些坑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基金骗局:1. 虚假宣传:有些基金会通过夸大自己的实力和业绩来吸引投资者。比如说,他们可能会宣称自己拥有高端技术、领先的策略或专业的团队,但这些都是虚假的。2. 高额回报:一些基金会承诺高额回报,比如说每年30%以上的收益率。但这种承诺通常都是不切实际的,而且往往伴随着极高的风险。3....
“假央企”的真骗局如何实施?2015年11月至2020年6月,中铁中基集团及其直接主管人员孟某、岑某、庄某,通过其实际控制的多家私募管理人,以投资北京中汇祥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青岛京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空壳公司股权为名,先后发行“上海檀实中铁稳赢一号”“洲实并购基金1号”等39只私募基金产品。私募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