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贷主要针对求职者,以刚毕业的大学生、转行人员为主,贷款用途是培训。培训企业与信贷机构合作,由刚毕业的大学生以个人名义向信贷机构贷款作为“培训费”,而“培训费”直接打入企业账户,大学生无需出钱就能接受就业“培训”。这本来是一件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好事,但是有部分信贷机构为了牟取高额利润,放宽对贷款...
教育部部署各地高校开展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行动时,也明确提出将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严厉打击招聘欺诈、“培训贷”等违规违法行为。长沙:多部门合力出击整顿 此前,在长沙市人社、市场监管、公安等多部门联合开展的规范劳动用工暨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中,发现一些公司存在以“培训贷”或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2023年5月发布的2023年第1号预警称:“培训贷”骗局时有发生,且呈上升态势。个别不良培训类机构以只要报名参加培训课程就提供兼职与就业机会、学费可以分期付款等承诺,诱导学生在网络贷款平台进行借贷。但课程开始后,学生并未得到机构承诺的兼职或就业机会,而且面临退费困难和高利贷风险。盘古智库...
近日,读大一的江西女孩张晓文向《法治日报》记者反映,自己可能遭遇了“培训贷”骗局——她参加了某培训机构的线上配音课程,并在机构工作人员引导下,办理了总计5860元学费的分期付款。后来,她发现课程内容与承诺的不符,机构也没有像先前承诺的那样给她提供兼职机会。她提出取消课程退款,但仍需要缴纳2023元违约金。
“培训贷”一般指培训机构和网络贷款机构进行合作,消费者在培训机构的引荐下与网络贷款机构签订借款合同,网络贷款机构将消费者借款(即培训费用)一次性支付给培训公司,消费者将借款本息偿还给网络贷款机构的交易模式。这种模式表面上与车贷、房贷很类似,但本质上却是一种预付费消费行为。
培训贷涉及多方主体,对培训贷的治理,应该加强对网贷平台、小额贷款公司和培训机构的监管。这需要金融监管部门、教育培训行政主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克服“孤岛效应”,协作监管执法。办案法官建议,监管部门合力加强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市场准入、资质审核、资金使用等方面的监管,特别是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要确保贷款...
准大学毕业生遇“培训贷”,多部门介入调查中 11月29日,记者陪同小刘来到此前培训的公司,该公司仍有近一百名学员,几乎均为准大学毕业生。图/记者段颖琪 记者段颖琪武华康长沙报道 3月初,即将大学毕业的小刘接到长沙慧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慧思公司)的电话,称可提供实习机会并开具实习证明。小刘到该公司...
“培训完成即可在公司上岗,如果没找到工作可以继续培训。”“零元入学,分期每月支付596元就可以学习课程,之后一单就可以赚回来。”近期,“培训贷”乱象有所抬头。一些不良培训机构以提供高薪就业机会为诱饵,诱导求职者签下“培训贷”合同以支付高额培训费用。这些机构不仅不能兑现承诺的就业机会,而且所谓的分期支付...
“培训贷”,是指虚假培训机构和P2P网络贷款机构进行合作,冒充招聘公司在招聘网站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吸引求职者到本公司贷款培训的骗局。 “套路贷”,是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假借民间借贷之名,诱使或迫使被害人签订“借贷”或变相“借贷”“抵押”“担保”等相关协议,...
从近期媒体报道来看,“培训贷”骗局时有发生,且呈上升态势。个别不良培训类机构以只要报名参加培训课程就提供兼职与就业机会、学费可以分期付款等承诺,诱导学生在网络贷款平台进行借贷。但课程开始后,学生并未得到机构承诺的兼职或就业机会,而且面临退费困难和高利贷风险。在此,我们提醒广大在校学生:▪ 务必增强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