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是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城镇化。其中,工业化处于主导地位,是发展的动力;农业现代化是重要基础,是发展的根基;信息化具有后发优势,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城镇化是载体和平台,承载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空间,带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融合作用。中国现状 中国在改革开放30...
城镇化 [ chéng zhèn huà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 chéng zhèn huà ] 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
报告中显示,2023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已经达到了9.3亿,城镇化率66.16%,即,每三个中国人中,有两个生活在城市里。此外,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常住人口达到6.7亿人,常住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有29个。在城镇化历程脉络中,国家统计局将它划分成了五个阶段:1 起步阶段(1949—1957年),新中国的初期,经济逐渐...
近日,国务院发布《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提出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行动、现代化都市圈培育行动、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行动等4项重大行动、19项重点任务及有关政策措施。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据测算,中国的城镇化率每提高...
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是在农村人口转移中包含了小城镇,但绝不意味着小城镇唱主角。在全国1.9万个建制镇中,应突出重点,做好规划,对少数有条件的镇重点发展,使之产业集中、功能配套、服务完善,成为新兴的商品,集散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乡镇企业集中之地,在此情况下农村劳动力进镇才有事做。城市与小城镇...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一种方针。新型城镇化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根据十八大报告精神,城镇化未来将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更是撬动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2020年5月22日,《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重点支持“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
“随着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城镇化必须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称。 “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近十年累计1.65亿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范...
城镇化率超过65% 访谈中,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海蓉介绍,《实施方案》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我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任务举措和推进机制。总量目标是,到2028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5%,城镇常住人口每年新增100万左右。结构目标上,提出了到2028年成都都市圈、省域经济副中心和区域中心城市、...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城镇化率和质量大幅提升,2023年末全国城镇总人口超过93亿,城镇化率达到66.2%,我国城镇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城镇化已经从快速发展时期转向稳健发展期,城镇化率将逐渐达到80%左右的峰值。目前我国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