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不常见的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主要由于埃博拉病毒感染导致,一般通过接触途径传播。感染后潜伏期为2~21天。患者可出现高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并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最终死亡。目前主要诊断方法为抗体检测。现阶段无法治愈,治疗手段只有对症治疗,预后较差。 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是高热、头痛以及不...
埃博拉出血热治疗 本病尚无特效治疗措施。以对症治疗及支持治疗为主,控制出血,控制感染,治疗脏器衰竭。 治疗目标 及时治疗,防止进一步传播,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提高生活质量。 基础治疗 1.补液治疗 (1)平衡盐溶液: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2)白蛋白:补充渗透压,预防和治疗休克。 2.输血治疗 新鲜冰冻血浆:...
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aemorrhagic fever, EBHF),又称为埃博拉病毒病、伊波拉病毒病、伊波拉出血热等,是由于感染了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 EBOV)而引起的人类和灵长类动物的急性、烈性、出血性传染病,属于一种人兽共患病。 本病具有「三高」的特点——高传染性、高致病性、高病死率,感染后死亡率可高达 90%。本...
埃博拉出血热症状 哪些感觉可提示早期埃博拉出血热? 突然发热、肌肉无力、头痛、出血。 存在非洲地区旅居史。 进展快,无其他基础病史。 怎么知道自己患有埃博拉出血热? 感染后常出现高热、头痛、结膜充血。数天后可有呕吐、腹痛、腹泻症状。重症患者在数日可出现咯血,鼻、口腔、结膜下及皮肤出血或血尿,可因多种并发症...
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不常见的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主要由于埃博拉病毒感染导致,一般通过接触途径传播。感染后潜伏期为2~21天。患者可出现高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并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最终死亡。目前主要诊断方法为抗体检测。现阶段无法治愈,治疗手段只有对症治疗,预后较差。
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致命性。 埃博拉病毒主要通过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液传播。该病毒感染后,潜伏期为2至21天,患者初期会出现发热、乏力、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等症状。随后,病情会迅速恶化,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肝肾功能受损等,严重时可导致多器...
1.病毒抗原检测:由于埃博拉出血热有高滴度病毒血症,可采用ELISA等方法检测血清中病毒抗原。 2.核酸检测:采用RT-PCR等核酸扩增方法检测。一般发病后一周内的病人血清中可检测到病毒核酸。 3.病毒分离:采集发病一周内患者血清标本,用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二版)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埃博拉出血热病死率高,可达50%-90%。本病于1976年在非洲首次发现,主要在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科特迪瓦、南非...
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由一种丝状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出血性、动物源性传染病。1976年,埃博拉出血热在非洲的苏丹和扎伊尔暴发,病死率高达50% ~ 90% 。因该病始发于扎伊尔北部的埃博拉河流,并在该区域严重流行,故命名为埃博拉病毒,其形态学、致病性等与马尔堡病毒相似,但免疫原性有所区别。病因 由埃博拉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