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江南水乡的众多古桥中,垂虹桥无疑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一座。这座横跨吴淞江的长桥,自北宋初建以来,便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壮丽的景观闻名于世,被誉为"江南第一长桥"。探寻垂虹桥的前世今生,看见千年前的江南水利修筑过程。垂虹桥始建于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最初名为“利往桥”,寓意“有利于往来”。
来苏州垂虹桥畔的华严塔,做一场松陵秋梦! 浅草无崖 1282 一起去探寻吴江历史 不完满才是人生 2008 查看更多 用户点评(9)查看全部 4.6/5分 好评9 LIUGE 5分 超棒 垂虹桥始创于北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原为木桥;德祐元年(公元1275)毁于兵乱,同年重建为85孔。元代大德八年(公元1304)增建至99...
垂虹夜月更是吴江八景之一,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观赏。垂虹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8年),当时吴江知县李问和县尉王庭坚主持在松江建了一座木桥,名为“利往桥”。然而,这座桥在元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被石材重建,桥长一千三百尺,共有六十二孔,两堍各有一亭,还有四大石狮。桥身中央还建有名为...
雄艳蘼芜万口夸。谁识垂虹亭畔路,有人鱼呗葬年华。”诗末转引了清人柴紫芳《芦峰旅记》中柳如是之妹杨绛子(柳如是初名杨爱)与垂虹桥的一段轶事:柳如是嫁给常熟钱谦益之后,杨绛子犹居垂虹亭,不与人往来,后抵押钏镯得千余金,构一小园于垂虹亭畔,每日诵读佛经,归心禅悦。
吴淞江,作为黄浦江的上游和水源,其水流自太湖迤逦而来,经过垂虹桥后向东奔流入海。同时,吴淞江也被称为吴江或松江,这条河流不仅滋养了吴江地区,还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其中,松江鲈鱼与菰叶羹被誉为“金羹玉脍”,成为吴江的特色美食。而张翰的《秋风歌》更是让吴江与鲈鱼齐名,赢得了“鲈乡”的美誉。垂虹桥的建造...
长年剩看垂虹月,肯向鸥前说滞留。——南宋·范成大《垂虹》— 垂虹断桥景区 —江南第一长桥 — 垂虹桥遗迹夜景 —垂虹桥,旧名利往桥,俗称长桥,现位于苏州吴江区东门外垂虹路北侧。俞樾曾在《茶香室四妙》中对苏州的长桥发生疑问:“按宝带桥五十三洞,可谓长矣,乃谓之小长桥,不知大长桥又安在也。”其实...
垂虹桥 [ chuí hóng qiáo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chuí hóng qiáo ] 在江苏·吴江县东。本名利往桥,因上有垂虹亭,故名。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大家还在搜 垂虹桥遗址高清图 吴江垂虹桥老照片 垂虹桥最出名十首诗 吴江垂虹桥历史传说故事 ...
三、垂虹桥晚眺——明·文征明 原诗:“春桥落日水拖蓝,疑是山阴雪后潭。千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 出处:文征明在游览垂虹桥时,被傍晚时分垂虹桥的景色所吸引,即兴创作了这首诗。 注释:“水拖蓝”形容春天的江水呈现出蓝色,好像拖着一条蓝色的丝带;“山阴雪后潭”用山阴雪后的水潭来比喻垂虹桥下的...
在吴江市松陵镇。创建于北宋庆历八年(104年),初名利往桥,俗称长桥。原为木桥,元泰定年(1325年)改建成石桥。全用白石垒砌,原长500余米,由72个拱券形桥孔组成.三起三伏。蜿蜒如龙。因桥“环如半月,长若垂虹”而得名。桥上有享,名“...[阅读全文] ...
坐落于吴江市(松陵镇)的垂虹桥曾经是苏州地区非常有名的一座桥梁。它始创于北宋庆历八年,本名利往桥,原为石墩木桥,苏小湾掐指一算,距今已有969年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垂虹桥三起三伏、环如半月,不仅长度冠江南,而且造型也宛若长虹卧波一样优美。桥两侧各有一亭,桥身中央也建有桥亭一座,便是大名鼎鼎的垂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