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拱(685年正月—688年十二月)是唐睿宗李旦的年号,但是实际上武则天操纵朝政,睿宗毫无实权。一般算作武则天的年号。纪年 垂拱 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公元 685年 686年 687年 688年 干支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大事记 垂拱二年——漳州建州,陈元光为首任刺使。出生 垂拱元年——李隆基(唐玄宗),唐朝皇帝...
垂拱 [chuí gǒng] 释义 drop arch 垂拱;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垂拱一词出自《庄子·齐物论》:“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短;故造物者虽无所用之,(然)用必多焉。是故聪明者博学而无所用之,仁者广布而不费,勇者战胜而不伤,强者其服役而不争。”意思是说,天地之大,人的智慧和能力都有所限制,但是天地造物主虽然没有用处之地,却有很多地方可...
繁体:垂拱 拼音:chuigong 读音:chuí gǒng 英语: 近义词: 反义词: 单字解释:垂拱 造句:垂拱造句 组词,组成语:垂拱 垂拱解释 垂拱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双手重叠在一起而下垂以示恭敬。《礼记.玉藻》:「凡侍于君绅垂足如履齐颐溜垂拱视下而听上。」垂衣拱手不亲理专务。多指帝王的无为...
垂拱是一个汉语词语,通常用来形容神态沉静、庄重、肃穆。它的本意是指低着头做出安静专注的样子,常见于正式场合或者表达对事物的尊敬之情。在古代文化中,垂拱形象通常给人一种深沉稳重的感觉。在文学作品里,这一词语经常用来描绘人物的神态特征,或者表达一种庄重的氛围。另外,在某些特定的文化背景下...
汉语词典> 垂拱 垂衣拱手,谓不动手,不做什么事:垂拱而治。 国语辞典 注音ㄔㄨㄟˊㄍㄨㄥˇ拼音chuí gǒng 1.雙手重疊在一起而下垂,以示恭敬。 ▶ 《禮記.玉藻》:「凡侍於君,紳垂,足如履齊,頤霤,垂拱,視下而聽上。」 2.垂衣拱手,不親理專務。多指帝王的無為而治。
垂拱 [chuí gǒng]基本释义 垂衣拱手,表示不做什么事,形容不用花什么气力百科释义垂拱(685年正月—688十二月)是唐睿宗李旦的年号,但是实际上武则天操纵朝政,睿宗毫无实权。一般算作武则天的年号。垂拱而治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费力。治:平安。古时比喻统治者什么都不用做,却能使天下太平...
垂拱而治(拼音:chuí gǒng ér zhì)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周《尚书·武成》。垂拱而治(垂拱:垂衣拱手)指不费力气就使地方或国家得到管理,安享太平。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成语出处 周《尚书·武成》:“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垂拱而治”。成语故事 ...
垂拱的意思是垂衣拱手。形容无事可做。垂拱成语:1、垂拱仰成:拼音:【chuí,gǒng,yǎng,chéng】垂:衣服下垂;拱:拱手;仰:脸向上。指垂衣、拱手、仰首,等待成功。比喻坐享其成。2、垂拱之化:拼音:【chuí,gǒng,zhī,huà】垂拱:垂衣拱手,比喻无所事事,不费力气。旧时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