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坡参 【拼音】:POSHEN 【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兰科植物坡参的根。 【功效】:清肺止咳。 【主治】:治肺炎、肺结核、肺热咳嗽。 【性味归经】:甘,寒。入肺经。 【用法用量】:内服:6一9克,煎服。 【别名】:山坡参(广西)、小舌玉凤花(《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小舌玉凤花(《海南植物志》)、玲...
坡参的功效与作用清肺热,止咳。 坡参主治治肺炎,肺结核,肺热咳嗽。用量6-9g。 坡参药用部位来源于兰科玉凤花属坡参的块茎入药。多年生小草本,高20-50cm。块茎肉质,长3-5cm,直径l-2cm。茎直立,圆柱形,无毛,具3~4枚较疏生的叶,叶之下具2-3枚筒状鞘,向上具3-9枚苞片状小叶,苞片状小叶披针形,顶端长渐尖。
坡参一般有润肺益肾、强筋壮骨的功效。坡参也被称作是土沙参、山沙姜以及山坡参,生长于山坡草地,性味甘平,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坡参有清肺热、利尿、活血、消炎等多种作用,但是也不可盲目自行服用,在使用之前还要咨询医生在医嘱下使用,而且服用期间还要注意饮食清淡。
坡参,学名源自兰科植物坡参的根部,其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清肺止咳的功效上。这种草药主要用于治疗肺炎、肺结核以及肺热咳嗽等肺部疾病,其甘味和寒性性质使其能够入肺经,发挥显著的治疗作用。在用药方面,一般建议内服坡参的剂量为6至9克,通过煎服的方式摄入。此外,坡参在不同地方还有别称,如广西的山坡...
凸孔坡参(Habenaria acuifera Wall. ex Lindl.)是兰科玉凤花属植物,植株高14-38厘米。块茎肉质,长圆形或狭椭圆形,长2.5-4厘米,直径1-2.5厘米。茎直立,圆柱形,无毛,具3-4枚疏生叶。花期6-8月。分布于广西、四川西部至西南部、云南、印度东北部、缅甸、越南、泰国、老挝和马来西亚。生长于山坡林下...
齿片坡参(Habenaria rostellifera Rchb. f.)是兰科玉凤花属植物,植株高17-40厘米。块茎肉质,长圆形,长2-5厘米,直径1-2厘米。茎粗壮,直立,圆柱形,无毛,具4--5枚叶。花期7-8月,分布于贵州(兴仁、普定)、云南(昆明、路南、蒙自)、泰国、柬埔寨和马来西亚。生长于海拔1000-1750米的山坡草地。形态...
药材名称坡参 汉语拼音po shen 文件原文《中华本草》 英文名Tongue Habenaria 原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benaria linguella Lindl. 药材别名土沙参;猪儿参;山坡参;山沙姜;贝母兰 药材基原为兰科植物小舌玉凤花的块茎。Habenaria linguella lindl.[H.acuifera Wall.ex Lindl.]。夏、秋季采挖,除去茎叶,洗净,晒干...
坡参坡参 的介绍 分类名称: 坡参 展开更多 恩格勒系统 目录 分类系统 恩格勒系统 界 植物界 Plantae 门 被子门 Angiospermae 纲 单子叶植物纲 Monocotyledoneae 目 天门冬目 科 兰科 属 玉凤花属 种 坡参 下级分类 展开更多 好易查 栏目
喙房坡参(Habenaria rostrata Lindl.)是兰科玉凤花属植物,植株高20-30厘米。块茎肉质,长圆形,长2-3厘米,直径0.8-1厘米。茎直立,圆柱形,无毛,具4-5枚叶。花期7-8月。分布于四川(德昌)、云南(昆明、个旧蔓耗)、缅甸、老挝和泰国。生长于海拔900-2000米的山坡林下或灌丛林缘。形态特征 植株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