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坠痰丸是以皂角、白矶、黑牵牛为主料制作的药膳。方药组成 皂角(无虫蛀者,去皮弦,酥炙黄色, 去子净)48g,白矶(生用)36g,黑牵牛(取头末 120g)500g。功效主治 攻逐痰涎。适用于胸纵隔肿瘤、肺癌 之痰壅气阻者。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清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50丸,渐加至100丸,空腹时用...
【通用名称】坠痰丸 【其他名称】坠痰丸 【来源】《丹台玉案》卷四。 【组成】大黄(酒煨)30克 贝母(去心) 胆星 青礞石(煅过) 石菖蒲各30克 麝香3克 蛇含石(煅红,醋淬七次)15克 【用法】上药为末,姜汁为丸。每服3克,空腹时用白滚汤送下。 【主治】痰火凝结于胸膈,以致癫狂,谵语妄言。 【类别】名方...
功能主治治痰火凝结于胸膈,以致癫狂,谵语妄言。 用法用量每服3克,空腹时用白滚汤送下。 摘录《丹台玉案》卷四 《活人方》卷五:坠痰丸 药方名称坠痰丸 处方半夏2两(姜矾制净),乌梅肉2两(焙枯),广橘红2两,明矾2两(童便、姜汁3大茶杯,萝卜汁3饭碗煮枯,焙干),薄荷叶2钱5分,青礞石2钱5分(煅红)。
《眼科临症笔记》:柏子坠痰丸 【处方】黄耆2两,云苓1两,栝楼仁6钱(去油),半夏8钱,胆星8钱,陈皮4钱,麦冬8钱,贝母5钱,犀角2钱,牛黄3分,青礞石5钱,急性子5钱。 【制法】共为细末,水打为丸。 【功能主治】两眼不疼不红,外观无异,但视物歪斜。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
柏子坠痰丸,中医方剂名。出自《眼科临症笔记》。主治两眼不疼不红,外观无异,但视物歪斜(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组成 黄耆二两(100g),云苓一两(50g),栝楼仁(去油)六钱(30g),半夏八钱(40g),胆星八钱(40g),陈皮四钱(20g),麦冬八钱(40g),贝母五钱(25g),犀角二钱(10g),牛黄三分(1.5g)...
神仙坠痰丸 神仙坠痰丸 【处方】 皂角(无虫蛀者,去皮、弦,酥炙黄色,去子净)48克 白矾36克(生用)黑牵牛500克(取头末120克) 【制法】 上为细末,清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攻逐痰涎。治痰壅气阻,胸膈痞塞。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渐加至10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看病轻重,五日、...
功用 治痰火凝结于胸膈,以致 癫狂 , 谵语妄言。运用方解说明出处 《 丹台玉案》卷四 其他来源 《活人方》卷五:坠痰丸 组成 半夏2两(姜矾制净),乌梅肉2两(焙枯),广橘红2两,明矾2两(童便、姜汁3大茶杯,萝卜汁3饭碗煮枯,焙干),薄荷叶2钱5分,青礞石2钱5分(煅红)。 制备 上为极细末,姜汁调稀糊为...
神仙坠痰丸是一种传统中药,主要用于治疗多种气管、肺部疾病的症状。以下是这种药物的功效与作用: 1. 祛痰止咳:神仙坠痰丸具有良好的祛痰止咳作用,可缓解由积痰引起的呼吸道症状。这主要得益于神仙坠痰丸中所含的多种中药成分,如桔梗、百部、杏仁等。 2. 清热解毒:神仙坠痰丸中的部分药物成分具有一定的清热解毒...
坠痰丸,源自《圣济总录》卷六十五,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方剂。其主要成分包括白矾、半夏、槐花和甘草。白矾具有收敛、解毒的功效;半夏可温肺化痰;槐花清肝明目;甘草调和诸药。 坠痰丸的主要作用是止呀呷、化风痰、利咽膈,适用于治疗涎嗽等症状。在现代医学中,这些症状可能被诊断为慢性咽炎、支气管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