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坚黑穗病 -- 遍布于国、内外燕麦种植区。主要寄生于大麦和燕麦种子的胚和颖片。染病种子的胚和颖片被毁坏,其内充满黑褐色粉末状厚垣孢子,其外具坚实不易破损的污黑色膜。为害症状 主要发生在抽穗期。病、健株抽出时间趋于一致。染病种子的胚和颖片被毁坏,其内充满黑褐色粉末状厚垣孢子,其外具坚实不易...
燕麦坚黑穗病在燕麦栽培地区都有发生,除危害燕麦外,还能危害野燕麦等禾本科杂草。燕麦坚黑穗病是燕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分布广泛,危害严重,减产一般在30%~50%,甚至达90%。该病在我国分布于四川、江苏、贵州、河北、内蒙古、甘肃、陕西、青海、黑龙江等地。二、症状 燕麦坚黑穗病主要发生在抽穗期。病、健株抽穗...
2>适期播种 大麦坚黑穗病适宜发病土温为20~25℃。对于冬大麦,播种早,士温高,黑穗病发生重而条纹病发生轻;播种迟,土温低,黑穗病发生轻而条纹病发生重,春大麦的情况恰相反。适宜时期播种,有利于减少种子萌发至麦苗出土时间,可减少病菌侵染机会。利用机械条播,深浅一致,出苗快而整齐,可有效减轻病害发生。
燕麦坚黑穗病是世界燕麦种植区主要病害之一。在中国燕麦产区发生普遍,以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等省发生严重,发病率曾高达90%。 苗期至抽穗前期,受侵植株一般不表现症状,与健株无明显差异。病株抽穗比健株略早,且稍高些。受害穗抽芒或不抽芒。灌浆后期病穗的结实部分充满黑褐色的冬孢子,冬孢子黏结成团,不易...
病株常较健株略矮。病穗上的小花、小穗均被破坏,变成一团黑粉状物,外被一层银白色至灰白色薄膜。有的残存芒,膜较坚硬,风吹不坏,孢子间具油脂类物质相互粘结着。防治方法 用2%立克秀拌种剂(德国拜耳公司)10g拌大麦种子10kg。传播途径 该病系幼苗侵染型病害,每年只在苗期侵染一次,主要靠种子带菌传播。发...
坚黑穗病 坚黑穗病(covered smut)是1993年发布的农学名词。公布时间 1993年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发布。出处 《农学名词》第一版。
燕麦坚黑穗病遍布国、内外燕麦种植区。主要发生在抽穗期。病、健株抽出时间趋于一致。染病种子的胚和颖片被毁坏,其内充满黑褐色粉末状厚垣孢子,其外具坚实不易破损的污黑色膜。厚垣孢子粘结较结实不易分散,收获时仍呈坚硬块状,故称坚黑穗病。有些品种颖片不受害,厚垣孢子团隐蔽在颖内难于看见。
大麦坚黑穗病 症状病株常较健株略矮。病穗上的小花、小穗均被破坏,变成一团黑粉状物,外被一层银白色至灰白色薄膜。有的残存芒,膜较坚硬,风吹不坏,孢子间具油脂类物质相互粘结着。 病原Ustilago hordei (Pers.) Lagerh.称大麦坚黑粉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冬包子圆形或椭圆形,大小5—9μm,褐色,半边色较浅,...
简介高粱坚黑穗病不常发生。东北、山东、内蒙古、河北等省(区)的局部地区偶有发生。 为害症状 [为 害症状]病株发育正常,出穗后显现症状。病穗护颖正常或稍短,子房则全遭破坏,充满黑粉,即病原菌的厚垣孢子,外表包有一层较坚硬的灰白色薄膜。病粒呈椭 圆形至圆锥形,后期病粒顶端的薄膜破裂,露出黑粉及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