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波即是地震纵波,又称胀缩波,是地震时从震源传出的一种弹性波,传播它的介质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一致。纵波传播时,介质的密度会加密和变疏,体积的大小发生变化,但形态不改变,在未固定形状的介质中也能通过,即地震纵波在地球内部的各部分都能传播。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因此地震纵波总是最先到达...
纵波先到达,在所有地震波中,纵波前进速度最快,也最早抵达,纵波能在固体、液体或气体中传递,自地下的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纵波波速快(6-8km/s),横波波速慢(3-5km/s),所以先到的是纵波,会感觉地面上下摇动,过一段时间横波到达,感觉地面左右摇动。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地震,大多数破坏性地震是浅源地震。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为70~300公里。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在300公里以上的地震,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纪录到的最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786公里。 一年中,全球所有地震释放的能量约有85%来自浅源地震,12%来自中源地震,...
地震纵波介绍如下: 1.传播方式:推进波。 2.传播速度: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又称P波。 3.地面表现: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 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为三种类型:纵波、横波和面波。其中,纵波是推进波,最先到达震中;横波是剪切波,第二个到达震中;面波是由纵波与横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
地震传播方式,在地球内部传播的地震波称为体波,分为纵波和横波。振动方 地震波的传播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波)。 来自地下的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S波)。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表...
地震波是指从震源产生向四外辐射的弹性波。地球内部存在着地震波速度突变的基干界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将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在地球内部传播的地震波称为体波,分为纵波和横波。体波按传播方式分为三种类型:纵波、横波和面波。纵波是推进波,振动方地震波的传播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
地震纵波是推进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相一致,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最先到达震中,又称P波,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地震横波是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在地壳中横波传播的速度较慢。到达地面时人感觉摇晃,物体为摆动;横波地震是地壳震动在地下几千米的地方碰撞或摩擦,震动后沿着同一平面...
地震波可分为横波和纵波,本文将深入探讨横波和纵波的特点、传播方式及其对地质与人类生活的影响。 地震横波,也称为S波,是一种横振动的波,即波在传播方向与颤动方向相垂直。其特点是传播速度较慢,一般在地壳和上地幔中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是纵波的二分之一,这意味着它们在传播过程中会相对后到达观测点。横波对...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特性和反射现象,也被用于能源勘探。例如,可以通过地震波的反射来了解地下油气储层的位置和厚度等信息,从而指导油气勘探和开发。总结 地震波是地球内部的“声波世界”,通过观测地震波的传播和反射,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和物性。地震波的种类包括纵波、横波和面波,传播特性包括速度、折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