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度表,也称地震烈度表,是把人对地震的感觉、地面及地面上房屋器具、工程建筑等遭受地震影响和自然破坏的各种现象,按照不同程度划分等级,依次排列成表。概念 目前,世界上烈度表的种类很多,以十二度较普遍,此外尚有七度表(日本)和十度表等。我国采用十二度表。现象 I度人无感觉,仪器能记录到。Ⅱ度个别完全...
中国地震烈度表(Chinese seismic intensity scale):为了在实际工作中评定烈度的高低,有必要制订一个统一的评定标准。这个规定的标准称为地震烈度表。在世界各国使用的有几种不同的烈度表。西方国家比较通行的是改进的麦加利烈度表,简称M.M.烈度表,从I度到度共分12个烈度等级。日本将无感定为0度,有感则分为...
地震烈度表,把人对地震的感觉、地面及地面上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和自然破坏的各种现象,按照不同程度划分等级,依次排列成表,称为地震烈度表(earthquake intensity scale seismic intensity scale)。最早的烈度表是卡塔尔迪(J.Cataldi)在1564年编制的,已废弃。目前,世界上
释文:由意大利的罗西(M.S. de Rossi)和瑞士的弗瑞尔(F.A.Forel)在1883年共同发表的、第一个得到广泛使用的烈度表。他们将非破坏地震分为7个级别 把破坏性地震分成3个级别 编制出十度烈度表 分别用罗马数字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来表示。如表:罗 弗氏地震烈度表烈度名称地震现象Ⅰ度...
国家标准《中国地震烈度表》 由TC225(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及执行 ,主管部门为中国地震局。主要起草单位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福建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云南省地震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河北省地震局 、广东省地震局 ...
修正麦卡利地震烈度表是能量释放的指标,地震烈度是一定地点地面震动强弱程度的尺度,烈度是从无感到建筑物毁灭到山河改观的程度来确定的,是较为直观的指标。类型 目前国际上使用的地震烈度表有:①修订的麦卡利烈度表(ModifiedMercalliScale,MMS)主要为美国、加拿大和拉丁美洲采用;②MSK烈度表,主要为欧洲各国使用,为...
西伯格地震烈度表(Sieberg seismic intensity scale)又称坎坎尼—西伯格烈度表。德国人西伯格(Sieberg,1912年,1924年)将罗—弗氏地震烈度表中的最高烈度又划分为3级,编成了十二度的烈度表,大大充实了每一烈度级别的多方面判据,并引入了坎坎尼(C.Cancani)绝对烈度表中表示地震作用力的加速度数据,成为当时...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地震烈度表名词解释: 1.震级:地震的强度大小,通常用里氏震级或地震能量指数来表示。 2.烈度:反映地震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通常用日本烈度或中国烈度等来表示。 3.震中:地震发生的地点,通常用经纬度来表示。 4.地震波: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动,可以分为纵波和横波两种。 5.早期地震波:从震中传播到...
公元1564年的某一天,地图绘制者卡斯塔尔迪(J. Gastaldi)在标注阿尔卑斯地震的强弱影响时,在地图上用不同颜色加以分档,诞生了地震烈度的原始概念。1883年,意大利的罗西和瑞士的弗瑞尔,联合发表了他们研究的地震烈度表,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得到广泛应用的地震烈度表——R-F(罗-弗氏)烈度表。经过后人的不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