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3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在韩国釜山近日举行的第37届国际地质大会上,中国有三处地质遗产地入选第二批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100个地质遗产地名录,涉及古生物学、地貌和地质活动过程等领域。我国三地入选第二批世界地质遗产地名录 本次我国入选的三处地质遗产地分别是位于内蒙古...
近日,在韩国釜山召开的第37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以下简称“国际地科联”)公布了全球第二批100个地质遗产地名录,中国3地入选第二批国际地科联地质遗产地,分别是《植物庞贝城——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内蒙古)、《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四川)和《桂林喀斯特》(广西),涉及古生物学...
当时,中国是入选地质遗产地最多的国家之一,共有7个地质遗产地入选,分别是国家级地质遗迹保护区——长兴煤山二叠纪/三叠纪生物大灭绝和“金钉子”剖面,世界地质公园——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必鲁特高大沙山和湖泊,香港早白垩世酸性火成岩柱状节理,云南石林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和国家地质公园——云南澄江寒武纪化石...
光明网讯(记者 赵艳艳)据中国科学院消息,日前,第二批100个世界地质遗产地名录公布,我国有3个地质遗产地入选,分别为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和桂林喀斯特。地质遗产是忠实记录地球46亿年演化历史的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料。我国3个地质遗产地此次入选,表明其科学价值和研究水平得到国际学术界一致...
近日,在韩国釜山召开的第37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公布了全球第二批100个地质遗产地名录,中国3地入选第二批国际地科联地质遗产地。截至目前,中国已经有10家地质遗产地入选国际地科联地质遗产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的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是地史时期成煤森林的特异埋藏记录,也被称为“植物庞贝城...
地质遗产地的定义为:拥有国际意义的地质遗迹/地质过程的关键区域,可作为全球对比标准,或在地球科学发展历史中意义非凡的地点,代表该地质遗产地具有国际最高地学价值和研究水平,并得到有效保护。 2022年10月26日,国际地科联首批100个地质遗产地公布,当时,中国是入选地质遗产地最多的国家之一,共有7个地质遗产地入选,分...
记者今天(3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在韩国釜山近日举行的第37届国际地质大会上,中国有3处地质遗产地入选第二批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100个地质遗产地名录,涉及古生物学、地貌和地质活动过程等领域。 本次我国入选的三处地质遗产地分别是: ...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9月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记者今天从中国科学院获悉,第二批100个世界地质遗产地名录日前公布,我国有3个地质遗产地入选,分别为内蒙古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四川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和广西桂林喀斯特,涉及古生物学、地貌和地质活动过程等领域。
近日,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公布全球首批100个地质遗产地名录,我国浙江长兴“金钉子”剖面、云南石林喀斯特等7个地质遗产地成功入选。这些遗产地涵盖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层古生物学、地理学、地貌学等领域,对于研究地球演化、生物多样性,科普教育等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分布地域广阔、种类齐全。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