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积极参与野外实践多次去往青岛仰口、烟台桃村、河北秦皇岛、辽宁兴城等地进行专业实习用理论联系实际多角度全方位地看待问题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赴东营黄河口湿地进行专业实习(二排右二为厉桂宁)身为新时代的“地质人”厉
通常说的地质苦,苦就苦在“面”上工作。 我国基础地质调几乎完全由财政出资支持。这其中又分为中央和省级两级财政,中央财政负责投入全国性、跨区域、海域的基础地质调查,地方财政则主要出资支持本区域的相关工作。 数据显示,近10年我国基础地质调查的...
谷德振先生(1914.8.13—1982.6.21),河南密县(现新密市)人,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工程地质学家,中国工程地质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7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学系,早期从事矿产资源、区域地质研究;尔后成为李四光助...
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中国第一本《地质学讲义》的编写者;第一位撰写中国矿产志的中国学者;中国第一张全国地质图的编制者;第一位代表中国出席国际地质会议的地质学者。 7.李四光 1889—1971 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地质...
马晓晨 - 地质人
吴义在介绍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院的“五个一百”工程。吴象水 摄 “我们是不是可以多做一点,让遗憾更少一点?”每当看到地质灾害导致人员伤亡的新闻,有色金属勘查院的地质人都会这样想。在他们看来,人类在灾害面前并不是只有束手无措。随着对地质灾害成因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有效的防治和及时的躲避,可以为...
2022年年初,张云峰重回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担任党委书记、院长,面对这支“水工环王牌军”,张云峰又开启了他新一段的征程。廿六载地质生涯,张云峰用对地质事业的深切热爱谱写了一曲催人奋进的乐章。“荣获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只是一个起点,做一名坚守初心的地质人是持之以恒的追求。”张云峰说。
在西藏那片美丽神秘的雪域高原,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秉承“为国找矿、服务发展”的使命担当,不远万里从江西奔赴西藏,远离繁华都市,克服恶劣天气,在雪山扎根,向高原探寻,为祖国寻找地下宝藏,为藏区提供技术支持,在雪山上书写着江西地质人扎根西藏、服务西藏、建设西藏的无悔青春——他们就是江西省地质调查勘查...
在不少人眼里,搞地质工作都很辛苦,跋山涉水,条件也不好,但李忠东却乐在其中。因为文笔不错,李忠东最开始接触宣传工作,承担的第一个项目是考察稻城亚丁。而当时四川稻城亚丁处于开发前期,李忠东和项目组负责做当地的资源调查。“大概2个多月的时间,我们徒步走遍了整个亚丁。”直到现在,李忠东回稻城亚丁...
11月28日晚上,前往折多山的前一天晚上,付小方参加了一场大学同学聚会。十多位地质人聚在一起,刚刚发生的哀牢山森林调查员遇难事件成了绕不过的话题。几番讨论,未知原因,一位同学感慨道:“我们今天能坐在这里,都是福大命大的人。”事情发生后,很多年轻的地质同行在朋友圈分享《勘探队员之歌》以表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