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大愿,在忉利天——说《地藏经》的时候是在忉利天说的,不是在人间说的。因为,地藏菩萨在过去的很久远不可说、不可说之前了,经文上所告诉我们的,他最初发心的时候,他那时候是“身为大长者子”。经上说他初发心的时候,那个佛(出世的佛)叫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那时候他做长者子,因地当中,他见着佛...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问地藏王菩萨:”你发愿度尽地狱众生才成佛,可是众生无尽,地狱何时能空?”地藏王菩萨回答:”我不是为了成佛才度众生,而是因为不忍众生受苦。只要有一个众生在受苦,我就不愿安享佛果。”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地藏王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愿,源于一个女儿对母亲的深深牵挂。这份孝心...
梵名是“地藏王”。“地”是静止如地的意思,“藏”是深思熟虑的意思,所以“地藏”就是心宽如地的菩萨。释迦牟尼佛到桃李天宫说法时,委托地藏菩萨在释迦牟尼佛圆寂后、弥勒佛出世前,常住世间,教化六界众生。因此,菩萨常出现在天界、人间、地狱,救度众生。他们发誓一定要度度六界一切众生,才能成佛。正如《...
1️⃣ 替代众生承受地狱之苦:地藏菩萨愿意代替众生承受地狱的酷刑,让众生远离苦难。 2️⃣ 消除饥饿之苦:他愿意用自己的一切来消除众生的饥饿,让每个人都能吃饱穿暖。 3️⃣ 替代酷刑之苦: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的酷刑,地藏菩萨都愿意承担,让众生得到安宁。 4️⃣ 救度战乱之苦:在战乱之中,地藏菩萨...
众所周知,佛教中有四大菩萨,即文殊、观音、普贤、地藏。四大菩萨分别象征着智、悲、行、愿,其中象征“大愿”的地藏菩萨,因其须发落尽,身着衲衣,手执锡杖,以出家相示人,所以最容易辨认。 地藏菩萨的功德广如虚空,深似大海,高若须弥,即便十方诸佛如来,也在百千万劫当中不断赞叹宣说。譬如《地藏经》中有言...
地藏王菩萨的大愿,就是要帮助所有人清空心中的“地狱”。他要教导我们修行的方法,帮助我们断除烦恼,获得解脱。这才是他真正的目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地藏王菩萨的大愿就不只是一句空话了。它包含了深刻的智慧,体现了菩萨的大慈大悲。那么,地藏王菩萨是怎么帮助我们的呢?在佛教的传说中,地藏王菩萨有很多神通...
地藏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而产生的,早在《华严经·入法界品》就已有地藏菩萨之名。在《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记载地藏曾发的大愿:“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地藏因这一弘深誓愿,被誉为佛门“大愿王”。在佛教信仰谱系中,地藏原是众多菩萨...
地藏王菩萨,是佛教著名的菩萨之一,也是中国民间信仰中极具影响力的菩萨之一。在中国的佛教传统中,地藏王菩萨以慈悲为主要形象,为众生度苦,寻找救赎。他的实力不容小觑,掌管着轮回,也被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 《地藏十轮经》中称其“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
地藏菩萨的故事,也启示我们要正确认识因果。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其因缘,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就像地藏菩萨的母亲,因为生前的恶行而堕入地狱。这提醒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做伤害他人的事。在佛教的观点中,地狱并非永恒的惩罚场所,而是业报的显现。当罪业消尽时,众生就能脱离苦海。地藏菩萨的大愿,就是要...
地藏菩萨的十二大愿,你知道几个? 地藏菩萨,又称地藏王菩萨,他的十二大愿广为流传,深深影响着无数人的心灵。以下是他的十二大愿: 1️⃣ 替代众生的地狱苦业:地藏菩萨愿意代替众生承受地狱的痛苦,以减轻他们的苦难。 2️⃣ 替代众生的饥饿业:他愿意承担众生的饥饿之苦,让他们免于饥饿的困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