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槽-地台说认为,地壳运动方式以垂直运动占主要地位。根据地壳各个地区在升降运动、沉积建造、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方面的差异,槽台说把地壳划分为相对活动的地槽区和相对稳定的地台区,以及介于其间的过渡区。地槽经过发展也可以转变为地台。该学说对褶皱山脉的演化过程及展布规律、地壳演化阶段、成矿作用...
地槽-地台说简称槽-台说,是一种传统的大地构造学说,曾为大地构造学说奠定基础。它的基本观点是:地壳运动以垂直升降运动为主,排除大规模水平运动的可能性,并认为地壳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在地质历史中是固定不变的,因此槽台说被称为“固定论”。这一学说曾经在相当长时期内占有统治地位。槽台说认为,地壳是由...
“地槽一地台说”是传统大地构造学说,主要探讨地球表面山地与平原形成的原因与演变。1859年霍尔研究阿巴拉契亚山脉时发现山脉形成于地壳巨大拗陷中,拗陷地带称为地向斜或地槽。1885年,休斯提出了地台概念,指地壳上相对稳定的区域。法国E•奥格在《地槽和大陆块》中系统地将地壳分为地槽和地台两类基...
苏联裴伟认为世界任一地槽区都是在地台区上发育的。1950年他们论述,中国前震旦纪以前,所有大陆是统一的硅铝层,称泛大陆。有些地方被深大断裂分割,在其控制下发展为地槽;还有些地方至今稳定,即古老地台。有人认为在地槽出现之前,全球只有一个连续不断的地台;地台崩溃瓦解转化为地槽,又称“地台崩溃说”。规律:古...
解析 地槽—地台说简称槽台说,其基本论点是:地壳运动主要受垂直运动控制,地壳此升彼降造成振荡运动,而水平运动则是派生或次要的。驱动力主要是地球物质的重力分异作用。物质上升造成隆起,物质下降则造成凹陷。主要的构造单元有地槽和地台两类,地台是由地槽演化而来的。 [1] ...
地槽—地台说是传统的大地构造学说。1859年美国的霍尔在对阿巴拉契亚山地的研究中,结论认为山脉是在地壳的巨大坳陷中形成的。1873年丹纳把这种坳陷地带叫做地向斜(又译为地槽)。1885年,休斯又首先提出地台概念,他认为地台是地壳上稳定的地区。1900年法国E·奥格在他的《地槽和大陆块》一书中,才把...
一、地槽—地台说 《地球科学概论》是地质类等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它是以地球及相关联的圈层为研究对象,从整体、联系而系统的观点出发,研究其时空、物质、结构、作用、影响、演化等方面所呈现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本课程以“谈天”的方式,解说“地球科学”。除绪论与结语
“地槽—地台说”是传统的大地构造学说。1859年美国的霍尔在对阿巴拉契亚山地的研究中,结论认为山脉是在地壳的巨大拗陷中形成的。1873年丹纳把这种拗陷地带叫做地向斜(又译为地槽)。1885年,休斯又首先提出地台概念,他认为地台是地壳上稳定的地区。1900年法国E·奥格在他的《地槽和大陆块》一书中,才...
第四章地槽地台学说 地槽地台学说(槽台说)是一百多年以前在欧美建立起来的大地构造学说,其学术思想差不多在整整一个世纪内在国际地质学界中占据着统治地位,对地质学的各个方面有重要的影响,从而形成一套对地壳形成、演化系统完整的经典性理论。1965年贝布英的1965地槽专著全面地总结了地槽学说,标志着槽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