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地史时期的构造阶段及其特征如下:1. 前寒武纪构造阶段:以克拉通化和超大陆(如Kenorland、Columbia、Rodinia)的聚合与裂解为特征,岩浆活动与变质作用强烈,板块构造活动逐渐形成。2. 加里东构造阶段(早古生代):古大西洋闭合,北美与欧洲碰撞,形成加里东山脉,造山作用以大陆边缘碰撞为主。3. 海西(华力西)构造阶段(晚...
1月14日,国家植物园科普馆一层远志厅内,一场令人瞩目的《逝去的光影——地史时期植物景观油画系列展》拉开序幕,此次展览共展出了郝守刚老师的38幅精彩油画作品。此次展出作品的创作主要依据中国各个地史时期丰富多样的化石资料,同时综合了古生物学家的重要且典型的研究成果。以油画这种表现形式生动地复原了各地史...
所谓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以及生物成因的残留有机分子。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时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质分解殆(dài)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
地史时期植物景观油画系列展 1月14日,国家植物园科普馆一层远志厅内,一场令人瞩目的《逝去的光影——地史时期植物景观油画系列展》拉开序幕,此次展览共展出了郝守刚老师的38幅精彩油画作品。 此次展出作品的创作主要依据中国各个地史时期丰富多样的化石资料,同时综...
论述中国地史时期所发生的主要构造运动及在中国大陆盆地所发生的作用.阜平运动、吕梁运动、晋宁运动、加里东运动、海西运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的含义及其影响阜平运动:是指太古宙末期(26-25亿年)发生于华北地区的构造运动,伴随该运动发生了大量的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同时地壳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和剥蚀作用,...
当今我国科技日新月异,新发现、新面貌层出不穷。然而具有几百年古老的中国古生物学也不断焕发青春,最值得的一提的是当今中国地史时期的三大动物群。主要指澄江、辽西、关岭动物群,她们在地质历史的生物演化中占有重要的关键篇章。 一、...
太古宙(Archean)是最古老的地史时期。从生物界看,这是原始生命出现及生物演化的初级阶段,当时只有数量不多的原核生物,他们只留下了极少的化石记录。从非生物界看,太古宙是一个地壳薄、地热梯度陡、火山—岩浆活动强烈而频繁、岩层普遍遭受变形与变质、大气圈与水圈都缺少自由氧、形成一系列特殊沉积物的时期;也是一...
在地球的地史时期中,冰川活动扮演着显著的角色,这些时期被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冰期,即大冰期,是指地球气候严寒,极地冰盖显著增厚并广泛分布,中低纬度地区也可能出现强烈冰川作用的地质时期。大冰期内部,又可根据气候状态分为冰期(寒冷)和间冰期(相对较暖)。这些时间划分是基于气候条件的...
2024年1月27日 ,新春伊始龙年到来之计,中国古动物馆西厅展出北京大学古生物学家郝守刚教授“逝去的光影——地史时期植物景观油画”特展。整个展览以油画的艺术形式创作复原了自46亿年前地球诞生的冥古宙开始直至1万年前的全新世各地史时期的场景。《逝去的光影:地史时期植物景观油画系列》画册(郝守刚著.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