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是2012年由东盟发起,历时八年,由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十国共15方成员制定的协定。 [1-2] 2020年11月15日,第四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领导人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会后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
经济大省勇挑大梁,发挥了稳增长关键支撑作用。上半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242.5亿元,继续稳居全国第一,占同期全国经济总量的10.6%。江苏位居第二,GDP达到63326.3亿元。“4万亿元俱乐部”除山东外又添新成员浙江,两省GDP分别为46677亿元、40920亿元,河南、四川分别为31231.44亿元、29463.3亿元。中国宏...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它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量,是衡量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部分国家历年数据走势图 1953年 1958年 1963年 1968年 1973年 1978年 1983年 1988年 1993年 ...
《2024年华南地区经济情况特别报告》发布 2月27日,华南美国商会在广州发布《2024年华南地区经济情况特别报告》。报告显示,大部分受访企业对中国市场的增长持乐观态度,76%的受访企业计划2024在中国进行再投资,57%的外资企业将中国视为前三大投资目的地,广州连续第七年被受访企业列为最受欢迎的投资城市。特别报告...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中国西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发展潜力较大的城镇化区域,是实施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具有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东亚与东南亚、南亚的独特优势;包括重庆市中心城区及万州、涪陵等27个区(县)以及开州、云阳的...
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灵活的经济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并坚持以外向型经济为发展目标。中国经济特区诞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成长于90年代。经济特区的设置标志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中国大陆地区共有7个经济特区。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市试办...
随着2024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陆续发布,华中地区的湖北省、湖南省和河南省的地区生产总值(GDP)表现引起了广泛关注。湖北省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湖南省则保持了稳健的增长,而河南省却遭遇了负增长的局面。一、湖北省:亮眼增长,创新驱动经济活力 湖北省在2024年上半年的GDP数据达到了惊人的27346.45亿元,同比...
2023年,西部地区十大经济城市中,内蒙古的包头以13.71%超高增速狂奔,这也是红叶目前看到的经济增速最高的城市。其次,陕西省的榆林经济名义增速也达到了8.37%,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成都经济增速为6.04%,好过很多东中、部城市。重庆、南宁和贵阳的经济增速都在全国4.63%平均增速之上;而西安、昆明、鄂尔多斯...
综上所述,中国地区经济差异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交通和基础设施、政策环境和城乡差距等因素。为了缩小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例如,加强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劳动力素质、推动产业升级、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