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赤天化”到“圣济堂”,如今再次更名为赤天化。看似是简单的更名,实质上却是玩了一套资本游戏。从控股股东手中高溢价收购盈利不佳的资产,之后再降价置出,这套资产运作的套路说明:这家公司真是钟爱关联资产。近日,赤天化披露资产置换公告,公司要将贵州圣济堂制药有限公司、中观生物等资产置出,同时置入花秋矿业...
赤天化收购圣济堂制药时的业绩承诺,已逾期5年未履行。2016年9月,赤天化向控股股东渔阳公司发行股份购买圣济堂制药100%股权,交易对价为19.70亿元。渔阳公司承诺,圣济堂制药2016年—2018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50亿元、2.10亿元、2.61亿元,而圣济堂制药业绩承诺实际完成率分别为...
2014年起,通过股权转让、资产重组等方式,加入医药制造业务,主要从事药品、医疗器械和保健品的生产与销售,曾经的“尿素大王”赤天化也转型为以丁林洪为控制人的“医药+化工”双主业发展的综合性公司。2016年9月,赤天化发行股份溢价购买实控人丁林洪旗下的圣济堂制药100%股权,实现化工与医药的双主业运营。甚至2018年...
贵州赤天化集团有限公司是原国家520家重点企业之一 国家大型(一级)企业,旗下拥有贵州圣济堂医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原贵州赤天化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227)、贵州赤天化桐梓化工有限公司、贵州圣济堂制药有限公司、贵州中观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贵州观山湖大秦大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糖尿病医院和肿瘤医院)等企业,主营业务为大...
投资者服务中心2022年12月、2023年9月两次向赤天化发送了股东函,问询解决渔阳公司业绩承诺未履行问题已采取的措施和进展,督促其解决承诺未履行问题。2023年9月,赤天化在回复上交所关于资产置换事项问询函中表示将采取措施来推进业绩补偿问题解决,一是继续与渔阳公司协商业绩补偿解决方案;二是密切关注质押股票的质押状态,必...
于赤天化而言,“医药”不是香饽饽了。 9月10日晚,赤天化公告称,公司拟新设子公司与贵州赤天化花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花秋矿业”)进行资产置换,置入资产为花秋矿业持有的花秋二矿采矿权及相关附属资产,拟置出资产为圣济堂制药及除大秦医院以外的全部子公司股权、中观生物80%股权。
重组完成后,以及以赤天化更名为圣济堂后提交的四份年报,即2016年度报告、2017年度报告、2018年度报告、2019年度报告、2020年度报告、2021年度报告为基础,笔者发现,圣济堂的化工“标签”依然明显并不断强化,与此同时,医药的营收占比呈现逐年递减的态势。据上述年报,圣济堂在2016年至2021年,营收分别为27.96亿元、16...
“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后,公司战略发展逐步向医药方向发展,现有的证券简称‘赤天化’已不能准确体现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现拟将证券简称‘赤天化’变更为‘圣济堂(600227)’”,这是四年前赤天化(现更名为圣济堂)公告所言。然而,这一所谓的逐步转向医药方向发展,却似乎与重组后披露的六份年报的数据“相悖”。据圣济堂重组完...
日前,贵州辖区A股上市公司贵州圣济堂医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贵州赤天化股份有限公司”。不过,目前仅公司全称发生变更,证券简称仍为“圣济堂”。对于此次变更原因,圣济堂早前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化工板块业务在公司主营业务中的比重占主导地位,系公司营业收入与营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对公司持续经营起到良好的支撑...
如今,赤天化想要甩掉医药资产“包袱”,以低价转让给实控人关联方。而对上市公司想置换来的矿产资产,赤天化再度给了一个高估值。这笔交易,无论对上市公司是否划算,但上市公司实控人及其关联方似乎做的都是一笔划算买卖。近20亿收购的实控人资产,以不足5亿转回实控人关联方 从化工业务跨界制药业务的赤天化,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