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喜长老来禅林的那天,我们举着鲜花期待着等待,然后看到长老在其他尊者的陪同下,“非常”缓慢的“踱”过来。这是我第一次看这么慢的走,慢到和整个环境格格不入。 我期待的心,看到长老的步伐,缓了下来。他走路的节奏,完全已经展示出他有多么享受,每一步都是享受,那不是一个在公园里散步的健身者能模仿到的慢,...
七觉知 | 圣喜长老 圣喜长老 欢喜觉悟 2017-08-11 七觉支 (七觉支:定、择法、精进、舍、轻安、喜、念) 通常我们少了对七觉支的了解,我们只看到其中的觉支--定,只想说我要入禅定忽略了其它六个觉支,所以...
南传森林派的足迹 2017-11-16作者 圣喜长老引言:(Kassapa古佛金塔的故事) 这首偈颂为佛陀在一村落对一婆罗门所做的开示。当时许多村民、婆罗门、天神、梵天神都因此体证道果。 佛陀大部分时间都在舍卫城,有一次佛陀与僧团外出行脚,从舍卫城行至Vārānasi的地方,途中在Tōdeyya的村落歇脚。当地有一世代相传的习俗...
当我们不开心不能修行对修行没有信心比较困难修行时在那个时候你可以尝试去空旷的地方用你自己的语言忆念佛陀 【圣喜长老】信心 今天我想讨论关于「信心」。对于一个禅修者的信心以及在培育禅修的过程中,信心具有如何的影响力?在我们的禅修中,信心是如何给予支柱的? 「信心」通常我们称之为信心或虔诚。当我们到佛教...
圣喜长老 南传森林派的足迹 昨天 什么是「痴」?贪瞋痴的生起需要一个基础: 对目标的不理解。不理解即是无明(ignorance),唯有如此能让贪瞋痴生起。如果能理解目标,是不会生起贪瞋痴。因此,第一步是覆盖真相真实,当真实被掩盖,我们的贪心就会生起。 尊敬的Jinawansam Mahathera曾经以一个故事比喻解释。有一个...
通常当我们的身体弱时,我们心的力量也会下降。当时,我们应该思维死亡:「一天,我也可能在病中死去。因为这样,我现在应该修行。如果我在病中死去,当时若没有修行,没有强的心,我将没有好的地方可以去,所以我必须得修行!」如此的思维,让心的力量越来越强。即使在躺卧中(任何舒服的姿势),我们都一直修行,我们可以修...
斯里兰卡龙树林圣喜长老开示:三十二身分的珍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zysyrjkpa 童生 2 我们的佛陀在还未教导其他的业处之前,佛陀教导我们什么禅修目标呢?佛陀教导尊者们三十二身分。为什么呢?因为佛陀知道三十二身分是很有用的。当我们还在出家时,所得到的禅修目标又是什么呢?三十二身分!为什么呢?为什么把它放在第一个...
祝福大家在佛陀的教法上可以有更多的体验,对佛陀的教法更加的清晰。祝福大家证得禅定,证得观禅,体证道果和涅槃。 2020.12.27圣喜长老于正直寺阿毗达摩开示 Sayalay Kalyani (*此佛法开示非常的深奥,学生只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理解。翻译上有任何不足的,祈望大家谅解。希望大家能从中获得法益。)...
我们今天将对Ānāpānasati入出息念做更细节的解释。入出息念,我们一般解释的是身随观的部分。专注与身体有关的以及禅定的部分。可是入出息念也有受随观、心随观以及法随观(的修法)。在所有的解释里有16 种的方式。身随观4 个、受随观4 个、心随观4 个以及法随观 4 个。我们今天将做一些的解释,如何以...
圣喜长老 于锡兰 女众正直寺道场 2010.07.01 回复以下编号可查询部分中译《巴利三藏》: 【001】 长部目录 【002】 中部目录 【003】 小部目录 【004】 相应部目录 【005】 增支部目录 【006】 藏外文献目录 【007】 其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