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之道,中而已矣。尧舜禹三圣人,为万世法,一允执厥中也。不及不谓之中,过亦不谓之中。请即此而论之。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其父将死,遗命立叔齐。父卒,叔齐逊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立而逃之。其后,周武王伐商,去隐于首阳山,耻食周粟,遂饿而死。孔子尝称之,曰“古之贤人...
作歌曰:“登彼西山兮,爱采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节选自孔颖达《春秋正义》) 材料二: 圣人之道,中而已矣。尧舜禹三圣人,为万世法,一允执厥中也。不及不谓之中,过亦不谓之中。请即此而论之。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其父将死,遗命立叔齐。父卒,叔齐逊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
作歌曰:“登彼西山兮,爰采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节选自孔颖达《春秋正》正义》 材料二: 圣人之道,中而已矣。尧舜禹三圣人,为万世法,一允执厥中也。不及不谓之中,过亦不谓之中。请即此而论之。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其父将死,遗命立叔齐。父卒,叔齐逊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
舜传禹是16字真言。大禹谟中记载了舜和禹经世治国的传心心法,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其主要意思是,世上人心的是危险难安的,道心是幽微难明的,只有精纯专一,不偏不倚,诚恳的秉执其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我们的国家。 明代有一位大贤者说,圣人之道,中而已矣,尧舜禹三圣人为万世法,一矣也。
出自战国末期韩非《韩非子·五蠹》,原文:然则今有美尧、舜、鲧、禹、汤、武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译文:既然如此,那么在今天要是还有人推崇尧、舜、禹、汤、武王的政治并加以实行的人,定然要被现代的圣人耻笑了。
“出为无为,则为出于无为矣”,只有把我们的意念、欲性、贪嗔痴都放下,我们才能进入“无为”的境界。你进入了“无为”的境界,凡夫的种种“为”,升官发财、功名富贵之类的,就再也进入不了你的胸怀了。反过来说,以这样的境界进入社会,出入于功名富贵之中,你仍可以稳居于“无为”之中。那时,凡夫的种种作为、种...
“尧舜之心,见于从事者兢兢致道而已,孳孳为善而已,惕然如有所警,勉然常若不及,终日乾乾,无少断续。安乐和易,此心发之;鄙诈邪慢,此心拒之。故一日兢兢孳孳一日尧舜也,一岁兢兢孳孳一岁尧舜也。日复日,岁复岁焉,洞达流通,与道不隔,则子为尧舜乎,尧舜为子乎,荡荡巍巍,复在吾目中矣。”11尧舜一心,...
如果现在有赞美尧舜禹汤文治武功的政治之道的人必定会被新的君主圣取笑,所以圣人不希望用古法来一一...
因此,他在脑海中冒出——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这一句诗的时候,想得不再是飞在高空,御风而行的那种潇洒。 而是无尽的凄凉。 因为御风飞行之人,为仙人,为心死之人。 鲜活的心,就那么的死掉了。
在读了毛主席关于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报告中,似乎感到了传统文化的几千年的传承,一定是有她的脉络。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的根本就是强调圣人之学,圣人之道,统称为“道统”。假如只有两个半圣人,从孔夫子到王阳明,间隔几千年,如何保证中华道统源远流长呢?在孔孟之前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还有孔孟之后的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