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军队远征,部众散亡寄生于当地,商贾穷途求存于土着也是土族的一个来源。土族形成以后,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成份,同时其他民族也融合有土族的成份,这也是三川地区历史上各民族相互亲善、友好相处的一个有力的根源印证。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土族受汉藏文化影响较深。民和土族则表现出比较浓厚的汉文化...
伴随摆手舞产生的摆手歌俗称“舍巴歌”,它是土家族的创世史诗,由祭祀歌和伴舞歌两部分组成。摆手歌描述了人类起源,追溯了民族来源和迁徙历史,歌颂了祖先业绩和英雄事迹,表达了土家人对生活的热爱和理想的追求。摆手歌篇幅浩繁,气势恢宏,诗句动人,自由活泼,富有戏剧性,长期在人民群众中广泛传诵。山歌更是土家族...
土族是民和地区的土著民族,但其名称“土”并非指土著,而是特定的民族称呼。土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十分复杂,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二、土族的来源与由来 吐谷浑遗裔为主:土族的族源可追溯到西晋时期西迁的吐谷浑,其族名也由“吐谷浑”之“吐”字逐步演化而来。吐谷浑在青藏高原建立了政权,并与周边民族长...
第二种说法则认为土族源于吐谷浑。吐谷浑是历史上居住在青海及周边地区的游牧民族,与土族居住地有地理上的重合。根据《新、旧唐书》、《五代史》等记载,吐谷浑后改称“退浑”或“吐浑”,土族地区有村庄以“吐浑”命名。土族的“土”字,并非土著之意,而是民族称呼,来源于“吐谷浑”的“吐”字。...
土族来源于一部分蒙古人,除了民间传说、史籍记载外,还可以从语言方面得到证明。 土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词汇约有一半以上和蒙古语喀喇沁方言相似。不但如此,在《蒙古秘史》、《华夷译语》等著作中记载的许多13、14世纪的古蒙古语词汇,现在还有一部分保留在土语中。
民和三川地区土族来源之传说李克郁(青海民族学院 ,青海 西宁 810007) 摘 要 :有关民和三川地区土族的情况 ,早在 160年前就有人报道。 此后 ,凡调查访问过三川土族的国内外学者都认为 ,当地居民自称鞑靼 (达勒达 ) ,是鞑靼血统的后裔。 鞑靼即蒙古。 关键词 :民和三川 ;土族 ;鞑靼 ;胡尔 中图分类号 : K...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军队远征、部众散亡寄生于当地,商贾穷途求存于土著,难民逃荒留足于此,也是三川土族的一个来源。了解当地土族的来源迁徙史,对我们进一步研究三川土族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三国志》卷五《魏书·后妃传》记载:“明元郭皇后,西平人也,世河右大族。黄初中,本郡反叛,遂没入宫...
土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没有系统的文字记载,族源问题至今尚无定论,归纳学术界的说法,大致有蒙古人说、吐谷浑说、蒙古人与霍儿人融合说、阴山白鞑靼说、沙陀突厥说、多源混合说等。但多数学者支持吐谷浑说,吐谷浑原为辽东鲜卑慕容氏部落首领之子,公元三世纪末,因部落内部矛盾,吐谷浑率部众西迁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