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楚文化有一共同之处,那就是敬鬼、重巫,这对土家族产生了很大影响。唐宋之时,“吴楚之俗多淫词”,“大抵荆州率敬鬼,尤重祠祀之事”。这时期土家族地区的崇巫敬鬼之俗也特别浓厚。宋代诗人欧阳修到峡州(今宜昌)时,有感于该地的风俗,写下了“楚俗岁时多杂鬼,蛮乡言语不通华。游女髻椎风俗古,野巫歌舞...
唐宋时期,虽然深受汉文化的影响,但在有些方面,土家族地区仍保持着自己特有的社会风俗习惯,除保持跳丧习俗外,还有: 信奉竹王竹王的传说流传于南方许多民族之中,许多民族都信奉竹王,土家族在唐宋时期也有不少人敬奉竹王,各地都修建有竹王庙祠。如《大明一统志》卷六十六在谈到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的祠庙时,有这样的记载...
唐中叶以后,刘禹锡吸收土家族民歌的丰富营养,创作出独具一格的“竹枝词”,名震诗坛,对我国诗词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内容。“竹枝”源出巴人踏啼之歌,是巴人七言诗歌体裁,上四下三相随和声,牵手踏啼,悠扬婉转,充满着土家族的风雅气息。早在刘禹锡之前,土家族民歌已被汉人知晓记录。南北朝时,《水经》注家之一郦道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