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城战役结束了,但毛主席等中央军委领导却心情沉重。毛主席召开了一次总结大会,对这次战役的失利,总结了三个原因。第一个就是前面提到的轻敌问题。毛主席在自我批评中,特地强调了这一点,一方面是低估了川军的战斗力,另一方面,就是对局势并没有深究。之前红军在长征路上,遇到的军阀大多与蒋介石“面和心不和”...
下午5时,中央政治局和中革军委在土城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放弃原定由赤水北上,从四川泸州和宜宾之间北渡长江的计划,主动撤出土城战斗,迅速由土城一带西渡赤水河,摆脱敌人的合围,寻机再渡江。1月29日凌晨,中央红军分为三个纵队,分别从土城、猿猴两处渡过赤水河,土城战役至此结束。土城战役是红军一次“不胜而胜”的战役。
首先确定一点,土城战役失败的首要原因就是情报失误。郭勋祺川军不是所部不是4个团6千多人,实为6个团一万余人,还有后续部队,且装备精良,战斗力很强。1935年1月19日,中央红军分3路从松坎、桐梓、遵义地区向土城方向开进,并于27日全部进抵赤水河以东地区,此时,郭勋祺部也尾追而至,战役就此展开。土城是...
以至于,这场土城战役被打成了“拉锯战”和“消耗战”。由于土城的久攻不下,红军被迫渡过赤水,准备后面的战斗。从这里我们就能够看得出来,在军队中情报的关键作用,尤其是关键性的兵力布置和战略安排,如果对于关键情报的截获能力差,那么在前期可能就会像一个盲人一样,不知道如何面对敌军。但是,红军却因为情报的...
土城战役的失利迫使中央红军第一次渡过赤水河,进入川南古蔺、叙永地区。随后,中共中央在云南威信县扎西召开政治局会议,对红军进行整编。毛泽东在会上深刻总结了土城战役的失败经验,指出这是一场得不偿失的拉锯消耗战,红军不仅未能歼灭川军,反而自身损失惨重,实属败仗。他认为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三:首先,对敌情侦察...
土城战役的胜利,不仅挽救了危局,也为陈赓带来了转机。不久后,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纵队政治委员陈云代表党组织宣布恢复陈赓的党籍。听到这个消息时,这位铁骨铮铮的革命军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场战役充分展现了陈赓的军事才能和革命意志。在最危急的关头,他带领一支由干部组成的特殊部队,以少胜多,成功保卫了...
西渡赤水河,这就是红军长征历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四渡赤水”中的“一渡赤水”。土城战役是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一场艰难的硬仗,由于情报的错误导致了未能准确的判断敌情。这场战役牺牲红军将士大约4000余人,是红军自湘江血战后又一次重大的损失。不久之后红军上演了神奇的四渡赤水,一步步的向着胜利迈进!
土城战役发生在1935年1月下旬,位于贵州省的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当时的中央红军计划通过土城北渡长江,试图进入四川与红四方面军会师。这场战役的失败给红军带来了惨痛的教训,尤其反映出在情报工作上的重大失误,导致了对敌方兵力的错误估计。一开始,红军对土城的战斗信心十足。侦察报告显示,守卫土城的川军约有6000人...
毛泽东先前指挥了土城战役,如今又下令撤军。不过,他想了想,觉得现在的情况是:这里的山山水水对红军不太友好,敌人援兵不断到来,再打下去只会损失更多。红军不能承受这样的连续损失,得保住自己的力量,等待更好的机会。毛主席的决定大家都很赞同,红军马上就开拔,过起了赤水河。1月29日凌晨三点,朱德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