圜阳(即圁阳)县的考古定位,既是历史地理,也是一段地理的历史。 一百多年前的1920年左右,当汉代墓志“故雁门阴馆丞、西河圜阳郭仲理之椁”出土时,人们从字面上可以了解到这是古代担任过雁门郡阴馆县县丞、西河郡圜阳县人郭仲理的墓志石刻,而史学家一定会知道这个西河郡是汉代设置在晋陕黄河两岸的行政机构,但...
历史知识> 圜阳县 西汉置。以在圜水(今秃尾河)之北得名。治今陕西神木县南。属西河郡。东汉末废。 圜阳县相关 丘砺 丘悦 丘崈 丘隆 丘富 丘瑜 丘福 丘舆 丘橓 丘熺 丘濬 丘大老 丘处机 丘尔干 丘光庭 丘仲孚 丘行恭 丘远才 丘良功 丘灵鞠 ...
我们选取汉圜水、圜阴、圜阳三处城址进行研究。这三处城址均是两汉时期的城池遗址,分布在陕北榆林地区。通过对这三处城址进行考古调查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当时古代城市的规模、布局、建筑风格等方面的情况,进而探究其历史文化背景和发展变化,让我们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古代陕北地区。 II.研究方法和过程 本文主要采...
圜水是我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陕北地区的~条河流,已知对其明 确记载最早的文献是《汉书・地理志》,但所言甚简。圜阴和圜阳是两 汉时期西河郡下辖的两个县城,应与圜水密切相关。汉圜水究竟是今 天的哪条河流,目前主要有秃尾河说、窟野河说和无定河说等三种观 ...
19世纪20年代以来,在陕北榆林地区和相邻的黄河东岸的山西省吕梁地区西部,发现了许多东汉时期的画像石墓。据不完全统计,到1998年共出土画像石1000多块,其中榆林14块、神木16块、米脂151块、绥德473块、子洲11块、靖边4块、吴堡6块,吕梁地区(包括离石、中阳、柳林、方山等县)共300多块。在众多的画像石中,以纪年石刻...
本文拟从文献资料与考古资料结合的角度,对汉圜水及与之相关的汉圜阴,圜阳等县进行重新认识,探讨对汉圜水认识产生歧义的根源,并以此对整个陕北榆林地区两汉城址的地理分布进行再次认识和考证,由于知识及能力所限,疏漏不妥之处,敬请各家指正. 秦汉时期,榆林地区曾是匈奴,羌,胡人等游牧民族与汉民族长期杂居融合之地...
内容提示: 考古与文物 2006年第 1期 秦晋两省东汉画像石题记集释 兼论汉代 圜阳、平周等县的地理位置 吴镇烽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l9世纪 20年代以来,在陕北榆林地区和相 邻的黄河东岸的山西省吕梁地区西部,发现了许 多东汉 时期的画像石墓。据 不完全统计,到 1998年共出土画像石 1000多块①,其中榆林 l4 ...
日出东方耀白金月渡天河圜阳明廿载十城汉爵路达蓬山下蓬莱境——慈溪白金汉大酒店 http://t.cn/z8AKmEX http://t.cn/EM80nzX
【圜阳县210国道cng汽车加气站实施计划方案.doc】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圜阳县210国道cng汽车加气站可行性实施计划方案书.doc_中文版高速下载】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天坛里的圜丘坛为什么是这个“圜”字? 圜丘坛的建设严格遵循中国古代祭祀建筑的规范,遵从阴阳数理关系,其选位即取用“阳中之阳”的国之东南方,建筑平面是与天象相仿佛的圆形,建筑中的所有数字,也尽为九或九的倍数,即至阳之数,古人通过圜丘的建设反映 - 彩跃研学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