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国梵像图卷》又称《法界流源图》,是宋代大理国一幅极具历史与艺术价值的画卷。作为国宝级古画,它不仅代表了宋代绘画的精湛技艺,更深刻反映了当时大理国的佛教信仰与外事活动。这幅画卷由著名画家张胜温所绘,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内涵,成为后世研究和了解宋代大理国的重要文物。画卷全长1636.5厘米,横...
图卷,读音tú juàn,汉语词语,意思是画卷。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图卷 拼音 tú juàn 注音 ㄊㄨˊㄐㄨㄢˋ 释义 画卷 折叠编辑本段解释 画卷。 折叠造现初段团吃管践最盾编辑本段出处 明·董其昌《历代鉴藏》:"予植育以丙申冬,得黄子久《富春大岭》图卷。" ...
在清初入皇宫内府,逊帝溥仪以赏溥杰的名义将它移出宫外,后由国家文物局拨交故宫博物院收藏。 明文嘉《钤山堂书画记》、汪珂玉《珊瑚网》、张丑《清河书画舫》,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内府《佩文斋书画谱》等著录。 宋 赵芾《江山万里图卷》欣赏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责作者自负,如...
目前中国书画界,珍稀的文物其中半数以上流入到了海外,尤其以流入日本的居多,在日本东京曾经有过一次“颜真卿特展”,不仅展出了著名的“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同时还有一件明代的书画合璧图卷,并且曾引发万人空巷的观展浪潮。这件书画合璧的图卷,就是董其昌的《秋林晚翠图》。我们常说“书画同源”,其...
明 王绂《北京八景图卷·西山霁雪》1 真伪之辨 《北京八景图卷》由图像和文本错陈缀合而成,引首为明初文学家、内阁首辅胡广撰写的《北京八景图诗序》,诗序后有八幅独立的“北京八景图”,在各图之后,均有一段对应的景观注文和一组八景诗。长达近二十米的《北京八景图卷》,占据着展厅的一个墙面。站在图...
请松石图 清 李鱓(1686~1762) 花阴双鶴图 清 郎世宁(1688-1766) 请松鸮图 清 袁枚(1716-1797) 松风山馆图 清 刘泳之(1809-1850)在中国传统“文人画”中,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取松、竹、梅都可傲凌风雪,不畏霜寒之性,表现卓越的人格品质和气节。苏东坡有诗曰:“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
2009年11月22日夜场中,明代吴彬的《十八应真图卷》拍出1.6912亿元,当时创下了中国书画的最高价格。 明代没有画院建制,宫廷画家的编制一般隶属于其它省、部,如吕纪、吴伟、边文进受职于锦衣卫。吴彬以其艺术上的才情与名声在万历年间官拜中书舍人,以画家供奉内廷。此后,进入江南的文人圈,以山水、佛像闻名于世。
图卷积神经网络(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s, GCN)是一类专门用于处理图结构数据的神经网络。 GCN的核心思想是将卷积操作扩展到图结构上,通过对每个节点及其邻居节点的信息进行聚合和转换,从而学习节点的表示。这类似于在图像处理中,卷积神经网络(CNN)对每个像素及其邻域进行操作。
《宋李唐采薇图》是宋代李唐创作的一幅历史题材的绘画作品,是以殷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为题而画的。图中描绘伯夷、叔齐对坐在悬崖峭壁间的一块坡地上,伯夷双手抱膝,目光炯然,显得坚定沉着;叔齐则上身前倾,表示愿意相随。伯夷、叔齐均面容清癯,身体瘦弱,肉体上由于生活在野外和以野菜充饥而受到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