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百济国碑,是(唐)贺遂亮撰;(唐)权怀素正书的碑文。责任者 (唐)贺遂亮撰;(唐)权怀素正书 年代 唐?地点 朝鲜忠原南道扶馀县 拓片原物状况 附刻 拓片版本 拓片描述 拓作十六纸 书体与行款 装裱获得方式 数目与尺寸 8张(合裱)16(136×120cm)题跋印记 文种 书目索引 关联关系 拓片录文 馆藏...
据碑文记载,唐贞观九年大秦僧人阿罗本初来到长安,太宗使宰相房玄龄宾迎入内,又下诏于义宁坊建大秦寺宣讲景教。 碑原在唐都城长安的大秦寺(今陕西周至县东南),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出土,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移藏西安碑林,现陈列于西安碑林第二室,国宝...
《国碑》中人物的感情有多种,爱国志士毅然出国留学,深藏心中的是对父母亲人的离别愧疚之情;北大红楼点燃五月的风,青年表达的是爱国爱家的万丈激情;文学与建筑学双璧的民国才女林徽因在营造学社与梁思成一起修复文渊阁,涌入眼帘的是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爱惜之情;“石神”李开山在浮山开采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心石时,仔细衡量...
在大多数人的概念中,界碑树立在两国边界线上,跨过界碑就是已经出国了。其实,这一误区来源自对界碑类型的混淆。 跨过界碑究竟算不算出国了? 界碑按大类可分为三种: (一)单立界碑:直接立在陆地边界线上,其碑号为自然数。如标题图②。 (二)双立界碑:竖立在界河两岸上,其碑号为自然数加(1)或(2)。如标题...
国碑 《国碑》(成都军区)是第六届“金星奖”单本剧三等奖作品。
国界碑是国家与国家分界的标志之一 。国界碑常用石、木、水泥等材料制成长方形。 国界碑两面镌刻或书写相邻的国家名称及国界碑编号,根据有关边界文件立于分界线上的特定地方 。国界碑要测定其坐标值。为识别和标记边界线上数以千记的国界碑,每个国界碑编定了唯一的“身份号码”——碑号。与每一个邻国边界上的...
国洲乾从设备箱中取出xrf荧光光谱分析仪,准备对石碑进行相关观测。首都博物馆何海平研究馆员介绍:“乾隆御制碑上刻有少见的乾隆正楷手书《皇都篇》和《帝都篇》,由满汉两种文字写成,是研究和展示北京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文献。”2006年,首都博物馆工作人员首次将乾隆御制碑碑文"黄度篇"进行拓片。(许寿金摄)除了...
在“国碑记忆”部分,写的是虎门销烟雕塑的创作者曾竹韶的艺术生平,一半将其创作虎门销烟雕塑过程中的故事艺术地再现,回到了国碑本身。 以国碑为圆心,以地点为半径,以历史为起点,以现实为过程,以雕塑为终点,一半画了一个完美的圆,将八个圆串联起来,就是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就是1840年到1949年波澜壮阔的...
此碑为基督教在中国流传而立。 碑原在唐都城长安的大秦寺(今陕西周至县东南),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出土,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移藏西安碑林,现陈列于西安碑林第二室,国宝级,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景教与景教碑》《西安碑林名碑书法艺术赏析》等有著。 此碑记述了唐贞观九年(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