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汉语_国民收入: 一个国家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如一年)新创造的价值。即从全年的总产值中,扣除用于补偿消耗了的生产资料价值以外的全部价值。其实物形式是全部消费资料和用作扩大再生产和增加后备等的生产资料。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都不创造国民收入。在西
在社会总产值中,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余下的那部分净产品,用货币表示就是净产值,称作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是劳动者新创造的社会财富,它标志着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国民收入(价值形态)=社会总产值-已消耗生产资料价值或国民收入(实物形态)=社会总产品-已消耗生产资料。反映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是:国民收入 = 国内生产总值(GDP) + 净收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一,国民收入的概念及相互关系1,国内生产总值:GDP 在一国领土范围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A 生产的角度 GDP 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价值之和B 分配的角度 GDP 这些部门的劳务费收入`税金...
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的总和,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扣除用于补偿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价值的余额。国民收入在物质形态上表现为体现新创造价值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部分。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主要有:工业、农业、建筑业和为生产服务的运输业、邮电业等...
由此推出均衡国民收入: 可得I=S+(T-G)+(M-X), (T-G)可视为政府部门得储蓄,(M-X)可视为外贸部门的储蓄,S为私人部门的储蓄,社会总储蓄S总=S+(T-G)+(M-X) 所以得四部门宏观均衡条件I=S总 二、常见考点 Y-AE模型的考察多出在计算题中,通常为计算题的第一小问,来计算均衡国民收入,也有个别会考察...
中级宏观经济学 | 第2讲:国民收入mp.weixin.qq.com/s/9rzmJ2rUvdBwP0G3rdQp_Q 2. 国民收入 本讲考察古典经济模型,关键假设是价格有伸缩性。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这个假设描述了长期中经济的行为。 2.1 什么因素决定物品与劳务的总生产 经济体中物品与劳务的总生产,即GDP,取决于两个因素:投入数量和把投...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一)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假设:经济中就只存在两部门,即消费者和企业,不考虑折旧,因此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和国民收入相等,都用Y表示.支出角度:Y = C + I收入角度:要素总收入一部分用于消费,剩余部分用于储蓄.于是,Y = C + S所以C + I = Y = C + S,即...
1、国民生产总值(简称GNP)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指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驻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是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一个国民概念。 2、国民收入(简称NI)指按生产要素报酬计算的国民收入。 二、它们之间的区别可以这样来算: 1、国民生产总值(GNP)=...
除了直辖市外还有8个省的统计局公布了GDP数据,同样可以计算国民收入占GDP的比重,我特意算了一下以“藏富于民”著称的浙江省的数据。浙江省2023年前三个季度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9821元,仅次于上海和北京排名全国第三,无愧“民富”称号。更惊人的数据是当地国民总收入占GDP的比重是55.37%,比全国平均比例差不多...